甘肃崇信新种万亩油用牡丹

“以前种麦子、玉米 , 家里30亩地 , 一年下来收入不多 , 而且很辛苦 , 时间都绑在地里了 。 ”甘肃平凉市崇信县黄花乡黄花塬村农民李富仓说 , 如今家里土地都流转出去种植油用牡丹 , 自己则在村子附近打工 , 一年收入将近3万元 , 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 。
去年 , 李富仓将家里30亩地流转出去 , 一亩地流转费550元 , 打工一天能挣70元 , 而且在家里住 , “比在外面打工强” 。
崇信县林业局副局长于小红表示 , 崇信县土地面积大 , 农民收入来源相对单一 , 但是气候、土壤适宜牡丹种植 , 去年引进油用牡丹种植项目 , 通过土地流转种植1.2万亩 , 今年计划种植3万亩 。
目前 , 崇信县黄花乡组建油用牡丹产业合作社 , 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 在农作物间套种油用牡丹1200亩 , 采取“企业+种植大户”的模式 , 引导部分农户分散种植200亩 。 苗木由公司赊账 , 合作社组织农户自主栽植管理 , 产业见效后 , 公司保底收购 , 扣除苗木费用 , 为下一步整县规模推进油用牡丹产业开发探索路子 。
崇信县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 是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 境内总人口10.2万人 , 农业人口8.2万人 。
2015年 , 崇信县将发展油用牡丹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来抓 , 引进油用牡丹种植项目 , 投资1.5亿元 , 在全县种植油用牡丹1.2万亩 , 涉及2045户群众 , 其中贫困户315户 , 占总数的15% 。
【甘肃崇信新种万亩油用牡丹】平凉华信益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洪荣表示 , 目前 , 黄花乡引进的牡丹品种主要有紫斑牡丹和丹凤牡丹 , 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的特点 , 产量和出油率也很高 , 可以深加工牙膏、保健品、化妆品和籽油等 ,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
吴洪荣介绍 , 如今部分乡村组建了劳务输转协会 , 优先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组织到公司基地务工 , 并签订长期用工合同 , 全县农户去年秋季栽植劳务收入达到334.7万元 , 既解决了公司的用工问题 , 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
于小红称 , 油用牡丹的规模发展 , 让年纪大的农民就近打工 , 增加收入 , 同时美化乡村 , 调节气候 , 因油用牡丹是多年生灌木 , 根系发达 , 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作用 , 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改善 。
到“十三五”末 , 崇信计划栽植油用牡丹10万亩以上 , 打造全国800个木本油料示范县之一 , 同时按照创建国家级花卉旅游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定位 , 创建龙泉寺玉皇阁油用牡丹观光园和黄花塬油用牡丹种植核心景观区 , 把油用牡丹栽植引入美丽乡村建设 , 新农村绿化美化 , 彰显其经济环保效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