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粉粉 合肥惊现“楼粉粉” 开发商为何能一路闯关获绿牌

10月23日,在合肥市前山路华邦光明时嘉小区13#楼门口,一大群业主围在楼门口,描述新房的质量问题。室内承重隔墙板所用的板材,经过冲压、破碎后破碎,甚至被水打湿后变成粉末。对此,一个20岁的男孩蹲在地上无助地哭泣,说对不起父母,用自己一辈子的血汗钱买了这样一套房子。
随着房价的上涨,房子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一栋房子往往要承受几代人的努力,是普通人的全部家当。在高房价下,房子的质量自然牵动着老百姓的神经。然而,脆楼、歪楼、破楼等事件却在全国各地上演,挑战着大众的容忍度。
合肥华邦光明时嘉小区“地板粉”事件,无疑再次挑战了市民的神经。作为室内承重隔墙板使用的板材,“一跺脚碎,一掰一掰,一撮碎”。我不禁在想,开发商是怎么通过层层检查,拿到这样一套房子的最终验收的?
普通人买房不容易。如果出了问题,那就非常令人不安了。难怪一个20岁的男孩不顾形象蹲在地上哭。房价总是在上涨,但房子的质量却得不到保证。这个年轻人之所以哭,不仅仅是因为高房价的无奈,更是因为监管部门的“失职”。
一套房子从建造到交付需要经过层层“关卡”。我想问,一个一戳一破的房子是怎么一路走到最后的?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千方百计逃避监管是合理的。但是,作为监管部门,如果能避免失职和缺位,那么开发商又怎么能逃避监管,导致这么多脆性建筑和粉性建筑的事件发生呢?
合肥建筑粉事件反映的不仅仅是房屋质量问题,还有监管部门的缺失。如果其中一个监管环节到位,及时发现问题,怎么会出现业主跳楼维权、哭诉、开发商连夜砸楼毁灭证据的闹剧?
【楼粉粉 合肥惊现“楼粉粉” 开发商为何能一路闯关获绿牌】笔者认为,要防止建筑散粉、建筑酥脆等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开发商要认真反思,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不断完善房屋检查程序,严格控制监管程序的每一步,严格控制房屋质量。让百姓不再有买房的困难,反而买房更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