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的三个坑各有什么特点


兵马俑的三个坑各有什么特点

文章插图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
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 。坑东西两端有长廊 , 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 , 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 。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 。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 。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 , 每辆战车后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 。
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
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 。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 。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 。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 。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 。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 , 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联系 。秦俑二号坑出土的弓箭手、轻车兵、骑兵俑等 , 首次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 , 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
【兵马俑的三个坑各有什么特点】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三号坑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 。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 。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 , 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 。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 , 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 , 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 。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 。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 。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