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因素是影响产后恢复的关键

对于产后恢复效果不佳的新妈妈来说,无疑是件非常郁闷的事情,郁闷的同时你知道其原因吗?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你产后恢复失败呢?其实答案就是内分泌变化,下面就来看看详细的解析吧!

什么因素是影响产后恢复的关键

文章插图
什么因素是影响产后恢复的关键
内分泌变化往往造成产后妈妈关节、肌肉问题,还常常导致产后忧郁症的出现 。
在现代医学理论中 , 妈妈在产后和哺乳期间,由于身体内部内分泌激素的变化 , 常使肌肉、肌腱的弹性和力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关节囊和关节附近的韧带也会出现张力下降,因而导致关节松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新妈妈不注意休息而从事较多的家务劳动,将会使本来已经薄弱的关节、肌腱、韧带负担过重而出现疼痛 。
而且,妊娠后期,准妈妈体内雌激素黄体酮、皮质激素、甲状腺素也不同程度增高 , 准妈妈会产生幸福愉悦的感觉,但是宝宝出生后,体内内分泌发生变化,这些激素迅速下降 , 从而产生抑郁症 。
应对措施:
新妈妈们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形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 , 保持精神愉快,同时新妈妈们完全可以根据中医理论,通过合理的调理来解决 。
中医指点
从中医上来说,新妈妈内分泌失调是阴虚的表现,是由气血淤滞所造成 。淤血滞留体内、脉络受阻、外毒入侵人体、产后恶露不下等都可能会引致气血淤滞 。因此 , 治疗这些病症,要从调节内分泌入手,令气血通畅,使精血滋养全身,促进血液循环,由内而外的全面调理 。新妈妈应多注意养阴治疗 , 如服食银耳莲子羹,多吃谷物和新鲜水果蔬菜等高蛋白与维生素食物 。而对于功能减退的妈妈往往表现有气血两虚、肾虚等,一般是给予补血益气 , 补肾等治疗 , 使情况得以改善 。
【什么因素是影响产后恢复的关键】亲亲宝贝小编爱心提示:
若进行母乳喂养,此期间不适合进行药物调整内分泌,建议新妈妈待哺乳期结束后再进行内分泌方面的调节,自己千万不要滥用保健品和民间的偏方,以免激素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造成影响,如有情绪不稳时可请心理医生进行咨询 , 必要时应用药物治疗 。
重点提醒 , 内分泌变化易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
妊娠后期,孕妈咪体内雌激素黄体酮,皮质激素、甲状腺素也不同程度增高,孕妈咪会产生幸福愉悦的感觉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 , 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 , 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
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泌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研究显示,产后第1天,游离雌三醇的水平比产前急剧下降 , 产后第2—3天忧郁产妇雌三醇的水平比非忧郁产妇高,雌二醇没有明显的改变 。经过对27名孕妇进行激素监测,时间从产前3—5周至产后5— 10周 , 其时进行抑郁量表评定 , 结果孕激素下降幅度与抑郁量表得分呈正相关,即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 。
也有研究显示,产后抑郁与尿中去甲肾上腺素减少有明显关系 , 与垂体、甲状腺功能低下密切相关,忧郁的产妇血清中游离的三碘甲状腺素(FT3)比正常的低 。当然,有关激素与产后忧郁、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遗传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 , 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 。文献还报道,双生自己家习研究均证实,产后抑郁症患者家族中,单、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均较高 。
躯体因素:文献报道,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产妇已发生产后抑郁,尤其是感染、发热时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 。再有中枢神经机能的易感性,情绪及运动信息处理调节系统(如多巴胺)的影响,可能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