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产后心脏病 做到这7点很重要

研究显示,在产后心脏病的启动与发展过程中,孕期荷尔蒙变化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难辞其咎 , 至少起到了导火线的作用 。比如,孕妈咪的血容量明显增加,比孕前增加近一半;分娩时又出现强烈的子宫收缩,每一次宫缩可将400-500毫升血液从子宫排出,涌入血液循环;分娩过程中产妇用力屏气,促使血压上升,加大循环的阻力——多管齐下导致心脏的负担大幅度增加;产后分泌催乳素 , 进一步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将心脏置于不堪重负的窘境中,故产后尤其是1-3天,是发生心脏功能不全甚至衰竭的高危险期 。
除了这些自觉症状外 , 检查可发现心脏增大、心力衰竭以及心跳不规则(如早搏、房颤等)等改变 。医学专家将产后心脏病,又称为“围产期心肌病” 。

怎样预防产后心脏病 做到这7点很重要

文章插图
怎样预防产后心脏?。?br /> 1.把握好生育年龄,以25-29岁期间为佳,尽量避免高龄(30岁以后)怀孕 。
2.做好孕前检查 。若有心脏病 , 心功能属于Ⅰ级者可以怀孕,但要定期接受医生的检查与指导;心功能属于Ⅱ或Ⅲ级者不宜怀孕 。
3.加强孕期保健,远离病毒感染,防止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4.孕期饮食坚持易消化、低盐、高维生素、少食多餐的原则,摄足铁、硒等矿物元素与蛋白质 , 力求营养均衡 。既要防止肥胖 , 又要避免营养不良与贫血 。
5.产后充分休息,尽量为心脏减负 。如果分娩顺利,分娩后病情较稳定,心功能为Ⅰ、Ⅱ级者可以喂奶;Ⅲ级或Ⅲ级以上心功能者改用人工喂养 。
6.月子里避免精神刺激 , 保持平和心态以及情绪稳定 。
7.防止便秘,用力排便可引起心力衰竭或血栓脱落而发生意外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如石蜡油30毫升服用 。
8.注意口腔卫生,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 防止牙周炎、口腔炎发生 , 口腔感染容易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
【怎样预防产后心脏病 做到这7点很重要】 贴心小叮咛
1.产后3天尤其是24小时内,是发生心衰的高危险期,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
2.产后尤其剖腹产后,宜早期活动四肢,以免引起静脉血栓 。
3.需要做绝育手术者 , 待心力衰竭得到满意控制后再施行手术 。
4.一旦患上产后心脏?。?及时进行系统治疗是关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