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强迫症 这些方法助你告别强迫症

对于强迫症这种疾病来说,很多人都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在我们的周边,这种疾病的患者是很少见的 。那么,强迫症是如何产生的呢,强迫症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应该如何治疗强迫症呢,怎样才能避免强迫症的发生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 , 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
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 , 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 。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 。
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 , 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 , 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
治疗方法
虽然强迫症的病因至今未阐明,但依据现有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发病不仅与人的个性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衡有着莫大的联系 。因而不论是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 , 对缓解患者病情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1.心理治疗
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疾?。浞⑸品浅8丛樱哂邢嗨浦⒆吹幕颊咂湫睦砘瓶赡芮Р钔虮?。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通过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 倾听患者,帮助其发现并分析内心的矛盾冲突 , 推动患者解决问题,增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塑健全人格 。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 。其中,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 主要包括思维阻断法及暴露反应预防 。
思维阻断法
是在患者反复出现强迫思维时通过转移注意力或施加外部控制,比如利用设置闹钟铃声,来阻断强迫思维 , 必要时配合放松训练缓解焦虑 。
暴露反应预防
是在治疗师的指导下 , 鼓励患者逐步面对可引起强迫思维的各个情境而不产生强迫行为,比如患者很怕脏必须反复洗手以确保自己不会得?。?在暴露反应预防中他就需要在几次治疗中逐步接触自己的汗水、鞋底、公共厕所的门把手及马桶坐垫而不洗手,因患者所担心的事情实际上并不会发生,强迫症状伴随的焦虑将在多次治疗后缓解直至消退,从而达到控制强迫症状的作用 。
【如何治疗强迫症 这些方法助你告别强迫症】2.药物治疗
强迫症的发病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5-羟色胺系统功能的紊乱 。目前使用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其特点就在于能够调节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 , 从而达到改善强迫症状的作用 。使用比较多的主要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TIs),包括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兰等,及三环类抗抑郁药氯米帕明,必要时临床上也使用心得安及苯二氮卓类药物辅助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 改善失眠 。
对于难治性强迫症常联合应用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等作为增效剂提高疗效 。同心理治疗一样,药物治疗的疗效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一般的SSRIs类药物需要10~12周才能达到充分的抗强迫作用 , 且如果治疗有效仍需维持用药1~2年以巩固疗效 。
3.物理治疗
对于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采用改良电休克及经颅磁刺激 。神经外科手术被视为治疗强迫症的最后一个选择,因其存在痉挛发作、感觉丧失等不良反应 , 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患者应在经过三位精神科主任医师会诊后再考虑是否手术 。
临床表现
强迫症的症状主要可归纳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
强迫思维又可以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及强迫意向 。内容多种多样,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紧 , 碰到脏的东西会不会得?。?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站在阳台上就有往下跳的冲动等 。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 , 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比如患者有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的想法 , 相应的就会去反复检查门窗确保安全;碰到脏东西怕得病的患者就会反复洗手以保持干净 。
一些病程迁延的患者由于经常重复某些动作,久而久之形成了某种程序,比如洗手时一定要从指尖开始洗,连续不断洗到手腕 , 如果顺序反了或是中间被打断了就要重新开始洗,为此常耗费大量时间 , 痛苦不堪 。
鉴别诊断
首先需要鉴别正常的重复行为 , 以免草木皆兵、诊断扩大化 。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些重复行为或有既定顺序的动作 , 比如离开家前会反复拉两三次门以确保门关上了;刷牙总是会按照先用左手拿杯子装水,再用右手取牙刷,接着用左手挤牙膏的顺序进行 。一般这种习惯行为是为了提高效率,并不让人感到痛苦 , 也不影响正常生活 。而明确有强迫症状的患者则需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
1.精神分裂症
该病患者也可产生强迫症状,但往往不以强迫为苦恼,更不会主动寻求治疗,强迫思维的内容多怪诞离奇且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 一般容易鉴别,但严重的强迫症病人有时也可伴有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应注意辨别 。
2.抑郁症
该病患者可出现强迫症状,而强迫症患者也可产生抑郁情绪,鉴别主要是识别哪些是原发性的症状出现在先 。
3.焦虑症
两者都可有焦虑表现 , 强迫症的焦虑多因强迫思维的反复出现或强迫行为无法实施而出现 , 相比之下,焦虑症的焦虑可以是无缘无故、缺乏特定对象的 。
4.药物引起的强迫症状
一些药物 , 如氯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可引起强迫症状,但患者并不感到苦恼,停药后症状逐渐缓解消失 。
5.器质性精神障碍
大脑某些部位的器质性病变 , 如出血或梗死可出现强迫症状 , 所以在诊断时询问相关脑血管疾病病史,完成头颅磁共振等相关辅助检查是相当必要的 。
预防措施
1、从小培养良好的个性
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患病前个性特征与治疗效果显着相关 。凡病前人格良好,无强迫人格特点者 , 治疗效果较佳 。而病前具有强迫人格特点者则治疗难度相对大 。因此 , 从小注意个性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不要给予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对于预防强迫症的发生有很大帮助,特别是父母本人有个性不良者更应注意 。
2、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很重要
特别是强迫个性的父母对患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不要给予孩子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对于预防强迫症的发生有很大帮助,特别是父母本人有个性不良者更应注意 。多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 , 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 , 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 。
3、不要对抗强迫思想
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 。
4、逐步减少这类动作
有强迫动作时 , 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 , 要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直到和正常人一样 。坚持练习,必然有益 。
5、注意心理卫生
从小就要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是预防的关健 。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强迫症的内容了,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应该对强迫症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面对强迫症 , 我们一定要做到对症下药,不能病急乱投医 。而只有充分了解发病的原因,才能够做好提前预防工作,才能不被强迫症所困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