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 健康从心理出发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健康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本 , 没有好的身体,更不谈什么幸福的生活,健康的身体,首先要从我们的心理健康说起 , 那您知道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即将到来了吗?您知道2014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什么吗?今天360常识网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怎样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
2014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
您是否知道2014年10月10日是什么节日吗?您知道这一天的意义何在吗?不知道没关系,今天小编就来告诉您2014年10月10日是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是呼吁全世界的人们树立心理健康的日子 。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此次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主题“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旨在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精神卫生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 , 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保护和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
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201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宗旨,北京军颐中医医院精神疾病诊疗中心预计在精神卫生日期间推出大型精神健康公益关爱活动 , 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识,加强患者及其家庭战胜疾病、回归社会的信心 。
“世界精神卫生日”
2014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 , 今天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也是有史以来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有关精神卫生宣传的活动,也是第一次在我国开展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真是无比的光荣以及振奋人心 。
我们宣传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 10 月10 日当天,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南京、大连、青岛、武汉、杭州10 大城市将举办旨在帮助精神疾病患者顺利回归社会的“放飞希望”风筝放飞活动 。
各地卫生部门将组织当地专家开展义诊、科普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 同时,“卫生部——礼来精神卫生新闻奖”和“礼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启动 。
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于众所周知的外部原因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 加上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使人们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 , 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
其实对于这次的世界精神卫生日所关注的问题都是注重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卫生的问题以及中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展开了活动的调查、研究以及宣传 。
根据预测,进入21 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 。精神疾患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凑展噬虾饬拷】底纯龅纳瞬械髡曛副?DALYs)评价各类疾病的总体负担;
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经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疾患 , 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 。因此,积极预防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行动 。
身体没毛病≠健康
在我国,不少人对健康的认识只停留在“只要身体没毛病就说明很健康”的阶段,很少关心精神健康 。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精神疾病诊疗中心专家王玉堂教授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呼吁:“定期的精神心理检查非常有必要,它和身体检查一样重要 。”
国内外心理学家、医学家对精神健康问题有不少精辟见解 。心理学家麦灵格说:“精神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以及人们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 。
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变故 , 而要三者都具备 。精神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有敏锐的智能,适合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
着名健康学者马斯乐指出,“精神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
重视精神健康,提高生命品质
【2014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 健康从心理出发】当今社会,各种压力超负荷的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之上,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及心理健康面临着严峻挑战 。抗压能力稍强的人 , 可能通过自我调节能够得到缓解;
而对于那些承受压力能力弱的人,长期的心理问题和精神异常就会诱发抑郁症、焦虑症、心境障碍等精神疾?。踔敛穹至?nbsp;, 并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
据了解,此次北京军颐中医院精神健康公益关爱活动以“重视精神健康,提高生命品质”为主题,将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精神健康普查、科学治疗指导等多动形式开展,力求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重视精神心理健康 , 消除生命隐患 。
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乐观的情绪
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 。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即便是干些家务也不应视为负担 , 而是带着情趣去干,比如做饭,不断尝试新花样 , 享受烹饪的欢娱 。在工作上要不断创造,在进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感受成功的乐趣 。
善于排除不良情绪
遇到不顺心的事,别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烦恼或困惑及时讲出来 , 使消极情绪得以释放,从而保持愉悦心情总伴你左右 。
经常帮助别人
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美德,其作用不仅使被帮助者感受人间真情 , 解决一时之难,也使助人者感到助人后的快慰 。经常帮助别人,就是使自己常处在一种良好心境中 。
善待别人,心胸大度
以谅解、宽容、信任、友爱等积极态度与人相处,会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 。尤其是被人误解的时候,要亮出高姿态 , 待对方晓知真相后更会佩服你,这样宽容,关心别人也有利于营造好心境 。
要有广泛的爱好
比如收藏、体育、旅游、音乐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其间的乐趣,既能增长知识 , 又能广泛交友 。在偶遇心境不佳时,这种兴趣活动也能起到化解作用 。
保持一颗童心
人到了而立之年以后,随年岁的增长 , 有人便产生了“看破红尘“的感觉,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这样不利于心理健康 。如果仍保持一颗童心 , 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好奇,不论对知识更新,还是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
培养生活中的幽默感
除了严肃、正式的场合外,在同事、朋友乃至家人中 , 说话时适当地采用幽默语言,对活跃气氛、融洽关系都非常有益,在一阵会心的笑声中,大家心情特别好 。
学会谐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 , 我们要经常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适应社会的规范,并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适应力 , 从而减少因此而带来的困惑和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
不健康的心理有哪些
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 , 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 。这种心态如不改变 , 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
怯懦心理
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 。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 。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 , 弃之 。
猜疑心理
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 , 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 。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 , 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 , 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
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 , 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 。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 , 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 。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
排他心理
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 , 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副效应 。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 , 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 。
作戏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
贪财心理
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 , 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 。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
冷漠心理
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智力发育正常
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 , 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
二、稳定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 。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
三、能正确认识自己
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 。对自己的优点能发扬光大 , 对自己的缺点也能充分认识,并能自觉地努力去克服 。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
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 。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 。
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 , 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 。
五、稳定、协调的个性
人格亦称个性,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
六、热爱生活
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 。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 , 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 , 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
结语:看了小编上文的介绍,您是不是已经知道2014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什么了呢?您是不是也已经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保持心理健康了呢?我想您一定知道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了,那小编希望您平时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就健康问题,有好的心理,才会有好的身体,才会拥有幸福的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