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辅导 独生子女存在的五大心理

青少年心理辅导一直都是很重要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但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问题让人很担忧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独生子女存在的五大心理通病 。
我们都知道 , 如今的孩子在家的地位都是很高的,特别是独生子女,父母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也正是这种教育造成了他们的一些心理通病 。
1、“独我”行为
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里的一切都理所当然是我的,好像从来没有感受到别人的需要 。我的小床、我的电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我的 。一个第一次随爸爸出远门的孩子看到火车茶桌上别人的食品拿起来就吃,就是一种典型的“独我”行为 。
2、胆小好哭
整天只与父母打交道,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失去了动手能力,也没有与小同伴竞争玩耍的机会,变得胆小、害怕困难,一遇到挫折、痛苦就会哭 。这是由过度的保护形成的过分懦弱 。
3、心理早熟
早熟并不是缺点 , 但是早熟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为什么爸爸妈妈会吵架,为什么爸爸背着妈妈吸烟等等一些不符合他们这个年龄层的问题都会随之产生 。
4、肤浅的知识
独生子女看上去都比一般孩子懂事、知道得多 , 为什么说是肤浅呢?因这些本事、知识都是口头上的,并没有真实的体验,而且这些知识都是些非儿童性的道理、概念 。用这些道理、概念作为与父母交际游戏的工具 。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不起作用了 。父母听孩子讲“大人话”可能喜得眉开眼笑,孩子的目的就达到了--用模糊的肤浅知识取悦家长 。
5、神经质,喜怒无常
一不顺心就大哭大叫,发脾气扔东西,表面上非常主观执拗,样样事情自己说了算,否则就吵闹不休 , 而实质上是情绪不稳定,借机发泄 。吵起来胆子很大,离开父母又非常怯懦 。孩子所以形成脆弱的感情 , 是因为大人环境带来了孩子接受不了的刺激,孩子就像玩具一样的生活 , 得不到自然发展,加上父母不断“灌输”过沉的知识,这都对孩子神经系统的平衡带来危害 。过多的“教育”、过多的刻板刺激造成了多得惊人的神经质孩子 。
如今,二胎政策已经开放了,如果加中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可以选择生二胎,这样就可以让孩子从小有个玩伴 , 不是每天都自己一个人在家里 。而且,家里有多个孩子,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有很多好处 。
避开这些教育禁忌让孩子健康成长
【青少年心理辅导 独生子女存在的五大心理】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中 , 父母对孩子的好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们关心孩子有没有吃饱穿暖 , 学习成绩怎么样,他们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到底如何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教育孩子的禁忌吧 。
1、忌娇惯溺爱
开口不离“好”,出门不离抬 , 吃饭任其要,穿衣任其挑,就会养成儿童任性的性格 。父母“爱子——溺子——误子”,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
2、忌袒护纵容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当众做错了事,家长明知不对,却以种种理由加以庇护和掩盖,其结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缺点和错误 。
3、忌哄骗
有些家长图一时安宁,不惜编造假话欺骗孩子,这样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母,养成虚伪不诚实的品格 。
4、忌讽刺
对孩子讽刺挖苦,以为可以“激发”上进,结果适得其反 。
5、忌苛求
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凡事都要尽善尽美,稍有不顺便大加训斥,使子女无所适从,思想感到压抑和束缚 , 时间长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
6、忌放任
对孩子不加引导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为,不尽家长责任,后果难以预料 。
7、忌打骂体罚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 , 不能以理服人 , 而是打骂、体罚,结果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 往往产生感情对立 。
8、忌注意力不集中
要让孩子自己选择适宜的游戏和运动,培养他们注意力集中、专心地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训练儿童持之以恒的毅力,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 。不要反复要求孩子更换活动内容 。
9、忌缺乏适应能力
要训练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是很有益的 。
10、忌无控制力
要训练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
11、忌忧郁沉默
要培养儿童乐观幽默的性格,切忌郁郁寡欢 。
12、忌依赖
要让儿童经受一定的困难,学会克服困难从身心(性格和体格)两方面进行磨炼 。从小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 。
结语:以上我们介绍了青少年心理问题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青少年心理心理辅导需要注意的事项,好好的了解一下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 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一定要正确引导,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