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保健知识 夏季心理中暑要学会自我减压

夏天时特别容易让人心烦气躁的季节,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在想今天要是周末,还有很多人不想上班,大家可能都觉得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你是这样想的话就错了,其实这是一种病,到底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就随小编去看一看 。
【夏季养生保健知识 夏季心理中暑要学会自我减压】夏季“心理中暑”要学会自我减压
高温天气造成的“心理中暑”正在袭扰着上班族 。与此同时,“工作倦怠”的发生率也在相应增加,成为目前困扰职场人群工作、生活的头号“杀手” 。
宁夏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宁医附二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梁兴告诉采访人员 , 每到夏天炎热季节,人的情绪、心境和行为都会出现反常表现,不少人会感到心烦气躁、思维紊乱,往往为一点儿小事便大动肝火 , 这就是“心理中暑” , 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 。“心理中暑”还表现为容易忘事、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 。心理上的反常还会导致生理反常,比如睡不着或嗜睡、食欲不振、恶心等 。>>>夏季养生小常识 注意8事项让你快乐过暑假
在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门诊,供职于自治区区直机关某部门的郑女士正在排队等待咨询 。她告诉采访人员:“每天早上起来总是想着要是今天是周末该多好,甚至想方设法找理由请假,逃避上班 。尤其看着那么火辣的太阳 , 总觉得心烦气躁 。”
心理专家分析说,这是典型的“心理中暑” 。这是因为炎热的夏季,人的植物神经系统容易出现紊乱,会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引起肠道不舒服 , 激素分泌也会受到影响,其他系统也会出现失调,睡眠质量会降低,而且多梦 。心理专家指出,“心理中暑”是季节?。呶绿炱跋炝巳颂逑虑鹉缘那樾鞯鹘谥惺啵词褂械娜吮旧硭肪巢⒉蝗?nbsp;, 也会因为外界强烈的光线产生一种烦躁的情绪 。宁医附院心理门诊的医务人员刘春芳证实,心理门诊的门诊量的确和高温天气有直接关系 。
梁兴还告诉采访人员,郑女士除“心理中暑”外 , 还伴有工作倦怠的症状 。表现为心理疲劳、情绪冷漠、丧失成就感和工作动力 。原因主要在于劳动者个人感到职业生涯前景音淡,工作单调重复,缺乏创造性;或对组织文化、发展理念、工作环境、管理机制及个人待遇不认同等等 。
心理专家提示人们 , 夏天应当注意自我调节,远离“心理中暑” 。要和外界多交流,与家人多聊天,缓解心理压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尽量保持平静、乐观、豁达的心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不要在烈日下或在封闭的房间内呆太久 。另外 , 在饮食上要尽量多吃清淡的食品,多吃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 。如果症状严重,最好到专业医疗机构接受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 。
夏季养生保健知识
中暑急救牢记五字诀: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 , 空气湿度大 , 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 。牢记以下五字诀,发现中暑者时,可急时救治:
1、移 。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 , 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
2、敷 。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
3、促 。将病人置于4℃水中 , 并按摩四肢皮肤 , 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待肛门温度降至38℃ , 可停止降温 。
4、浸 。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 , 以浸没乳头为度 。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
5、擦 。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 , 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 , 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
户外活动如何防止中暑:
1、喝水 。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外出活动,尤其是远足、爬山或去缺水的地方,一定要带够充足的水 。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些水果等解渴的食品 。
2、降温 。外出活动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最好准备太阳伞、遮阳帽 , 着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 。外出活动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 , 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 , 降低体温 。
3、备药 。可以随身带一些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品,以缓解轻度中暑引起的症状 。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应该立即送医院诊治 。
夏季科学饮水
1 饮水莫待口渴:以口渴与否来决定喝水对健康不利,因为口渴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
2 大渴莫过饮:人在特别口渴时 , 最易一次饮水过多 , 这样很容易伤胃 。正确的方法是:多次少饮 。
3 用餐时不宜喝水:进餐时饮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对胃也不好 。
4 最好喝矿泉水:矿泉水不含糖水 , 没有刺激作用 , 不像一些饮料具有刺激性,也不像果汁饮料含有大量的糖分 。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均视矿泉水为最佳保健饮料 。
结语:夏季是炎热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美食冷饮 , 要想做好夏季养生,最基本的还是要注意规律饮食和生活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疾病的发生,才能更好的养生 。小编推荐的方法大家可以多多尝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