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患者心理自助法

强迫思维一旦干扰正常心理活动,不但会影响智力水平的发挥,同时也会造成心理压力,使患者更觉自卑、紧张和焦虑,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 。
强迫症的本质是心理上的自相搏斗 , 因此,治疗强迫症一般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方法 。
◆ 心理治疗 。如泛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大多可取得满意疗效 。
◆ 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回收阻断作用的药物,以及某些
抗焦虑剂,如三环类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但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
◆ 手术治疗 。对极少数症状严重、久治不愈的患者 , 可通过脑部手术得到治疗 。
大量实践和研究表明,采取心理治疗中的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 , 效果最为明显 。实施行为疗法,主要是进行放松训练,采用系统减敏法(脱敏法)或泛滥治疗 , 并配合生物反馈等治疗方法 。
所谓系统减敏法(脱敏法),是按照系统程序,运用“对抗”原理,循序渐进地让患者逐步减除过敏的情绪或行为反应 。
泛滥治疗的基本原则和脱敏法恰好相反,病人将在突然之间面对大量的自己所惧怕的情况(对象),甚至于过分地和这些惧怕情况接触 。这种“泛滥“而来的刺激会对患者造成猛烈冲击,使病人无法产生通常的“惧怕”的心理反映,当忍耐过短暂的紧张后,便会不再惧怕 。比如 , 对患有强迫洗涤的人,突然让他变得浑身脏兮兮的,他也就不再担心一些细微的脏了,有可能就把怕脏的心理除去了 。但是,由于这种刺激是突然间面临的,有些患者会承受不了,反而产生极度恐慌,因此 , 泛滥疗法在选择治疗对象时要特别注意,同时要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
此外,宣泄疗法,即让患者说出自己紧张情绪的缘由 , 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疗法 。
针对发病基础进行治疗,是治疗强迫症的首要原则,很多患者的强迫症与过去的不幸遭遇和曾受到的心理创伤有关 。把内心的痛苦、恐惧以及紧张情绪尽情地发泄出来,也就降低了恐惧,缓解了紧张 。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强迫症患者还需要配合医生进行一些自身性格和生活上的调节 。
1?认知调整——强迫症并不可怕
我们说过,强迫症的本质是心理上的自相搏斗 , 治疗强迫症就是要以个人意志战胜恐惧心理,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治疗的关键是要对强迫症有正确的认识 , 许多患者对强迫症状产生疑病观念和紧张情绪,这在增加了心理负担的同时又使强迫症加重 。所以 , 患者首先要了解有关强迫症的知识 , 包括产生的原因、性质、结果及治疗的各种措施,这样就会消除顾虑,树立战胜强迫症的信心,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
2?性格调整——换个角度去思考
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 , 真正起作用的是他们的强迫性人格,即不良个性和思维方式 。因此 , 强迫症患者要有意识地努力克服任性、急躁、好胜等性格,改变过于刻板、过分认真的做事方法,不要过于钻死理,换个角度去思考,事情往往会有想不到的转机 。同时树立信心 , 勇敢乐观地面对挫折 。
霞马上要考大学了,她常常担心自己考不上,课间10分钟,她总是环视教室,看有没有人在看书或做作业 , 只要有一个人在学习,她就痛苦得不得了,脑子里反复在想一个问题——她又比我多学了10分钟 。
这种强迫性观念来源于对自己应考能力的信心不足,如果自己有自信心 , 何必在意别人的竞争­因此,对强迫症的治疗,需要帮助他们改变原来的不良人格,树立起自信心 , 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他们乐观、独立、豁达、自信的良好人格 。
1?不做完美主义者——相信努力就好
世界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只要努力了,对自己来说就是最好的 。强迫症患者应承认和接受自己有犯错误的可能,对生活、对学习也不应太苛刻,追求极端完美只能适得其反 。同时在看问题时不可太绝对 , 要学会相对比较,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 。
2?转移注意力——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
当患者反复进行强迫思考和强迫行为时 , 思维会专注于一点,这时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尽快脱离现实症状,摆脱痛苦 。例如,一旦处于容易使自己产生强迫联想和回忆的环境中时,就开始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小说或听音乐,这时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小说或音乐上,就可能会忘掉经常联想的事情 。
3?调整生活状态——学会自我放松
强迫症患者应适当地的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 , 如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 这样不仅使枯燥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减轻了生活、学习上的压力,进而引发强迫症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也就会逐渐减轻 。
同时,患者在每天晚上入睡前或出现症状时,可以深呼吸放松情绪,在缓缓地吸气和呼气的同时,在心理进行默数次数,即“数息”,这样就可以排除杂念,心平气和,达到放松的目的 。
有一点需要说明 , 对强迫症的治疗不能采取硬性对抗措施 , 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 。比如在初级阶段 , 当患者强迫自己不停洗手时,不要强行阻止,这样只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而强迫症的症状严重性是和压抑度成正比的 。医者要顺其自然,想洗就洗吧;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弄清楚自己症状的原因和本质以及治疗措施后,就会渐渐有意识地减少洗手的次数 。因此 , 在患者逐渐恢复自我控制能力时,再加以适当的劝导 , 效果会更佳 。
【强迫症患者心理自助法】强迫症是一种非常隐蔽的心理疾患,其发病时间可以长达7年左右 。要避免青少年出现这类心理问题,家长和学校都要注意青少年在各个成长阶段的心理发展情况,既要发展智力因素,也要发展非智力因素,既要注重理性思维的训练 , 也要注重非理性思维的培养,要使他们保持心理发展的平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