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怀孕期间补血有哪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贫血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 , 约30~35%左右的孕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绝大多数为缺铁性贫血 。医院专家近日指出:怀孕过程中,母亲对铁的需求增加,而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基本元素,如果孕期铁的摄入不足往往容易导致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 。

准妈妈怀孕期间补血有哪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文章插图
孕妈在怀孕期间 , 如果经常出现头晕脸色苍白等症状,很可能就是贫血征兆 。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补血 。然而 , 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补血也很容易陷入误区 。准妈妈孕期补血都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认为妊娠期缺铁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大多数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程度轻、无明显临床症状,严重的可表现为乏力、易疲劳、眩晕、面色苍白 。由于上述症状缺乏特异性,孕妇对此大多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未及时就诊 。
专家指出:患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免疫力降低 , 早产的几率增加 , 而且还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和认知能力 。
误区二、认为食补足以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
许多孕妇认为贫血是常见病,也没有即时的生命危险,多吃点含铁量高的食物就可以了 。
专家指出:孕期铁的需求量增加,多个国家的孕期保健指南都指出孕期平均每天铁的摄入量30-60m g左右 。日常饮食中铁的摄入量达不到上述要求 。
误区三、孕期最好不要吃药
许多孕妇一听到吃药就闻药色变,觉得药物会对胎儿产生不利的影响 。
专家指出:孕期缺铁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 , 就有可能会影响体内胎儿的健康 , 对婴儿将来的成长发育和认知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现在已经有安全成熟的治疗方案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发生,孕妇应该遵医嘱服用合适的制剂进行治疗,除非医生建议,否则最好不要随意增减剂量 。
误区四、查出贫血,多吃红枣赤豆汤就行
很多孕妈在查出贫血后,就只是煮上一大锅传统的红枣赤豆汤 , 或是血糯米等食物,天天吃 。这真的是补血最好的方法吗?
专家指出:红枣、赤豆、血糯米、黑木耳确实是植物性食品中含铁量较高的,长期食用对贫血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植物中的铁吸收率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 。
【准妈妈怀孕期间补血有哪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相对来说 , 经常食用一些动物的内脏 , 如肝、心等 , (可以每周吃1-2次 , 每次2两左右) , 还有红色的瘦肉如牛、猪、兔肉等 , 动物的血(可以煮豆腐血汤等) , 这些食物的含铁量高 , 而且主要成分是血红素铁(或肌红素铁) , 与人体中的成分接近,因而最易吸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