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检时间参照表 勿让B超打扰胎儿

好不容易才怀上了宝宝,可不容得半点闪失?。∮谑?nbsp;, 这些过度紧张的准妈妈,就会频繁地去医院产检,甚至整个孕期做几十次B超的都有,就害怕不能及时发现宝宝的问题 。
另外 , 还有一些准妈妈,一旦发现检查的结果有问题,便会小题大做,辗转多家医院求助,并尝试不同方法进行治疗 。有人说B超对胎儿有害,这是不是真的?
以上这些问题,也属于孕妈妈正常心理,大多是因为对B超没有正确认识 。
其一、这样会打扰到宝宝,对TA的发育也不利的 。这种紧张情绪 , 如果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可能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 , 也不利于胎儿的发育;
其二、盲目、频繁地做B超检查,有可能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打扰” 。宝宝在发育过程中通过常规检查,能及早发现的问题都会发现,跟检查次数无关 。
其三、孕期最重要的是安心养胎,你这么紧张忧虑,又怎么能安下心来?整个孕期都如此精神紧张,对宝宝的发育肯定影响不小,到头来没问题也会忧出问题来 。

+产检时间参照表 勿让B超打扰胎儿

文章插图
【+产检时间参照表 勿让B超打扰胎儿】 关于B超有没有伤害?
从原理上分析 , B超是超声传导,不存在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是一种声波传导,这种声波对人体组织没有什么伤害 。但如果声波密集在某一固定地方 , 又聚集很长时间的话,就会有热效应,这种热效应达到一定程度时 , 可能会对人体组织产生不良影响,影响细胞内的物质,包括染色体 。理论上是高强度的超声波可通过它的高温及对组织的腔化作用 , 对组织产生伤害 。
事实上,医学使用的B超是低强度的,低于94毫瓦/立方厘米,对胎儿是没有危害的,至今尚没有B超检查引起胎儿畸形的报道 。目前,各医院在产科领域中使用的B超检查对胎儿是安全的 。
B超检查是通过超声波监测胎儿的发育状况,可以让孕妇及医生准确的了解到胎儿发育是否健康 , 是否符合该时间段应有的健康状况 。很多孕妇会担心此项检查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拒绝这项检查,从而无法及时了解胎儿发育状况,这也是不科学的认识 。
做B超时 , 只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不要随意做检查 。
+产检时间参照表 勿让B超打扰胎儿

文章插图
孕期四次B超最合适
一般来说,孕期最好做4次超声检查:
首次检查可在孕早期进行,一般是孕7-8周,检查目的主要是看孕囊、胎芽、胎心发育情况,排除宫外孕 。但若出现先兆流产或之前存在习惯性流产等情况应及时做B超检查;
第二次检查可在孕中期(孕13—27周末),此时做B超检查,能够清晰地看到胎儿各个器官的情况、羊水多少及胎盘位置,可以早期发现异常或者畸形;
第三次检查可在孕晚期(孕28周以后),目的是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查看羊水多少,定胎位,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检查胎儿有无畸形,特别是唇腭裂;
最后一次B超 , 可在接近预产期或临产前时检查 , 目的是根据胎儿的头径、骨骼的测量值估计胎儿的体重,明确胎儿的胎位,来预测孕妇是否能自然分娩 。
特别提醒:但孕期照几次B超,还是要根据准妈妈的身体情况 , 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 。例如,当准妈妈出现流产症状时,医生很可能需要通过B超确认宝宝的情况,配合医生做好检查 。
+产检时间参照表 勿让B超打扰胎儿

文章插图
孕期产检时间表
因为担心宝宝的发育而患得患失,经常跑医院,准妈妈自己也会累 。那么 , 究竟从怀孕开始直到生产为止,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检查呢?一般没有特殊情况,准妈妈可以按以下这个孕期产检时间表进行产检 。
1.孕5—10周:检查项目:超声波检查,确定胚胎数及是否宫内妊娠 。2.孕12周:第一次正式产检:一般准妈妈进入孕12周后,都需要正式开始进行第一次产检了 。除了一般的量体重、血压、听胎心、验尿、抽血等项目外,还需要进行NT检查,即“胎儿颈部透明带”的筛检,即可早期得知胎儿是否为罹患唐氏综合症的高危险群 。3.孕13—16周:第二次常规产检 , 孕16—18周可抽血做唐氏症筛检 。4.孕17—20周:第三次常规产检,超声波检查,主要检查胎儿的外观发育是否有先天异常,也就是常说的排畸彩超 。5.孕21—24周:第四次常规产检,妊娠糖尿病筛检 。大部分妊娠糖尿病的筛检,即第一次糖筛,是在孕期第24周做,若指数超过标准,则怀疑有妊娠糖尿?。枰倩匾皆航械诙翁巧?。6.孕25—28周:第五次常规产检7.孕29—32周:第六次常规产检 , 检查下肢是否水肿 , 预防早产 。8.孕33—35周:第七次常规产检,超声波检查,评估胎儿体重9.孕36周:第八次常规产检 。从第36周开始,准妈妈越来越接近生产日期,此时开始 , 每周进行1次产检,并按医生的指导进行胎监 , 监视胎儿的状态 。10.孕37周:第九次常规产检,进行胎监 。11.孕38—42周:第十次产检,胎位固定,抬头入盆,准备生产 。有的准妈妈到了42周以后,仍没有生产迹象 , 医生就会考虑使用催产素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