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坐月子哪些行为影响身体恢复

这10条禁忌坐月子别胡来,特别是第9条,忍过42天恢复快大肚平平 。迅速复原,照料好产妇这一看似简单的事,里面却蕴藏着不少的学问 。

产后坐月子哪些行为影响身体恢复

文章插图
月子坐的好了,可以让你恢复到未怀孕前的妙龄青春状态,像一朵盛开的花既成熟又靓丽;一旦月子没有坐好,女性后半辈子的健康也饱受影响 。可能会产生很多后遗症,如臀部变大、内脏下垂、手脚冰凉、更年期提前、加速衰老等 。这10条禁忌坐月子别胡来 , 特别是第9条,忍过42天恢复快大肚平平
一、一出产房就大补??
产后妇女由于大量失血,常造成气血两虚,而出现乳汁不足 , 大便秘结,血虚体弱,头晕,乏力 , 甚至产后腹痛,阴冷,性生活冷淡等 , 影响正常生活 , 若能在饮食上采取对症进补,则可使产妇早日康复如初 。但是要注意的是,女性刚生产后并不适宜立即大补
女人产后多久大补最好?
专家认为,产后补充营养最好从第三周开始 。具体的原因如下:
在产后的前两周里 , 新妈妈的内脏尚未回缩完全,疲劳感也未完全消失 。此时,如果吃下太多养分高的食物 , 肠道是无法完全吸收的,反而会造成“虚不受补”的现象;原本吸收能力强,身体肥胖的新妈妈,立刻进补容易造成产后肥胖症;原本瘦弱的新妈妈会因无法吸收食物养分而发生腹泻,导致更瘦弱 。另外,如果过多的养分新妈妈无法吸收,又无力代谢 , 很可能会被体内的不正常的细胞吸收,产生异常现象,如子宫肌瘤、卵巢瘤、乳房纤维瘤或脑下垂体瘤等 。
月子期的饮食最重要的是阶段性进补 , 所谓阶段性食补,就是必须按照产后身体的恢复情况进补:第一周主要是代谢、排毒;第二周以收缩骨盆腔及子宫为主;第三周开始真正的滋养进补 。产后两周内,身体疲劳和脏腑功能都没有恢复,这时摄入养分过多,身体无法吸收,易造成“虚不受补”的现象 。
二、不好好休息??
许多妈妈生完宝宝穿 , 看着可爱的宝宝,超级兴奋,根本无暇顾及休息 。同时还要兼顾着半夜给宝宝喂奶,当然,休息时间就根本不够了 。这样对妈妈伤害是很大的,同时也不利于新妈妈身体恢复 。
产后休息不好 , 会落下腰酸背痛、腿疼等月子?。?也会让妈妈产生抑郁、奶水不足的情况,让身体恢复变慢 , 甚至恢复不到孕前正常情况 。但是休息不是一味的睡觉或者躺在床上,适当的活动也有利于准妈妈身体恢复 。
新妈妈休息注意:
产后如何才能休息好
1.产后半小时:
产后半小时妈妈就要给宝宝进行第一次喂奶 , 在这半个小时里,妈妈可以抓紧时间休息或者小憩一会儿 , 得到初步的休息 。
2.产后三天:
除了排便之外,产后头3天尽量躺在床上或坐在床上,不要下床走动 。
3.产后1周后:
体力稍微恢复,新妈妈可以适当做一些家务活动 , 仅限于活动量小的家务活 。
4.婴儿作息时间一致:
刚出生的宝宝,一天大概要吃20次奶 , 这也是妈妈休息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宝宝日夜颠倒,所以妈妈要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尽量和宝宝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时间休息 。
三、不注意产后清洁??
产后的第一周,因为孕妇怀孕期间多余的体液会通过排汗的方式排出 , 因此产妇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不过,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 , 新手妈妈们无需太担心 。
只是产后的大量出汗随之带来的就是卫生问题 , 产妇的 、头发、外阴等部位就容易滋生细菌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是不建议在坐月子期间洗头、洗澡的,那么累积的臭汗味会让皮肤出现疖肿 。外阴不清洁的后果也是惹来阴道、宫颈、 内膜等。
因此产后头发脏要洗头吗?这样的问题就不会再困扰 了,产后仍然要经常洗头洗澡、清洗外阴的 。
产后清洁分5步
1、头部清洁
洗头的时候靠指腹按摩头皮,洗头水温要适宜,保持在37℃左右,不要用刺激性太强的洗发产品,洗完后立即用电吹风吹干,护理头发最好使用木梳,可以防止静电产生刺激头皮 。
2、身体清洁
洗浴的顺序应该是先擦浴后再洗澡,擦浴适合生产后的前几天 , 洗浴可以在产后一周左右开始 。如果新手妈妈流汗较多,在夏天可以早、中、晚各擦拭一次 。天气冷的时候,可以中午擦洗一次 。
3、阴部清洁
产妇阴道容易受到损伤,在医院时有护士清洁外阴,在家里的话可以每天1~2天清洗外阴,而且最好用温水,从前往后的顺序清洗,保持外阴清洁和干燥
4、乳房清洁
妊娠后期就该准备乳房清洁 , 每日用清水擦洗乳头,而且在哺乳前擦洗乳头或者如云,再湿热敷3~5分钟,是有利于下奶的
5、口腔清洁
产妇在产后饮食一般是一日多餐,有时在晚上也会加餐,如果口腔不清洁那么细菌繁殖就会加快,牙龈炎、急性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悄然上门,因此 , 口腔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是产后恢复期孕激素水平仍然很高,因此产妇牙龈容易肿胀,所以可以选择漱口来清洁
四、鸡蛋吃得越多越好??
鸡蛋营养丰富,不但可以增加产后妈妈的营养,而且也有助于乳汁的分泌,所以鸡蛋是月子期间不可缺少的一类食物 。但是,月子期间吃鸡蛋要讲究科学 , 避免进入以下3个误区 。
误区一: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 , 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后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 。食入过多蛋白质 , 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羟、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 。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二:常吃鸡蛋胆固醇偏高不会,因为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 。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误区三:生鸡蛋更有营养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也没营养 。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 , 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 , 导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 。另外,生鸡蛋内含有“抗胰蛋白酶” , 会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 。至于那些经过孵化、但还没有孵出小鸡的“毛鸡蛋”,就更不卫生了 。
五、怕伤口痛不敢排尿排便??
产后4小时内,新妈妈要尽快排第一次尿;产后3天内要及时排出大便 。
产后排出尿便非常重要,它们在体内滞留不利身体恢复,严重时还会引起伤口感染、产后出血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