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肺心病是很复杂的疾病,当肺心病心力衰竭时的治疗就更复杂,很多患者会受到疾病的困扰从而失去生命,因此在治疗时非常谨慎 , 但是此病是多数人不了解的疾病,并且疾病会急性发作,再治疗就非常的困难,所以我们要定期做身体检查,检查时可发现身体内部的疾病,那么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 缓解期治疗
缓解期治疗是防止肺心病发展的关键 。可采用:
① 冷水擦身和膈式呼吸及缩唇呼气以改善肺脏通气等耐寒及康复锻炼 。
② 镇咳、祛痰、平喘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
③ 提高机体免疫力药物如核酸酪素注射液(或过期麻疹减毒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和(或)雾化吸入,每次2~4ml , 每周二次,或核酸酪素口服液10ml/支,3次/d,3~6月为一疗程 。气管炎菌苗皮下注射、免疫核糖核酸、胎盘脂多糖肌肉注射、人参、转移因子、左旋咪唑口服等 。
(二) 急性期治疗
1、控制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发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故需积极应用药物予以控制 。目前主张联合用药 。宜根据痰培养和致病菌对药物敏感的测定结果选用,但不要受痰菌药物试验的约束 。未能明确何种致病菌时,可选用青霉素160万~600万u/d,肌肉注射或庆大霉素12万~24万u/d,分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一般需观察2~3天,如疗效不明显可考虑改用其他种类抗菌药物,如氨苄青霉素2~6g/d , 羧苄青霉素4~10g/d、林可霉素1.2~2.4g/d等肌肉或静脉滴注或羧胺苄青霉素2~4g/d , 分次口服 。头孢噻吩、头孢羧唑、头孢哌酮2~4g/d,分次肌内注射或头孢环已烯同量分次口服也可选用 。但切不可不必要地频繁调换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红霉素加氯霉素;苯唑青霉素或头孢噻吩或头孢唑啉加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等 。绿脓杆菌感染,可用羧苄青霉素、磺苄青霉素、呋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噻甲羧肟或加丁胺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联合应用 。除全身用药外,尚可局部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注药物 。长期应用抗生素要防止真菌感染 。一旦真菌已成为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调整或停用抗生素,给予抗真菌治疗 。
2、改善呼吸功能,抢救呼吸衰竭, 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缓解支气管痉挛、清除痰液、畅通呼吸道,持续低浓度(24%~35%)给氧,应用呼吸兴奋剂等 。必要时施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和机械呼吸器治疗等 。晚近有用肝素25~100mg或肝素50mg、654-2 10mg加于葡萄糖溶液中每日静脉滴注 , 共7~10天 , 以降低痰及血液粘滞性,解除支气管痉挛 , 抗过敏,但同时需测凝血酶原时间以免导致出血 。
3、控制心力衰竭:轻度心力衰竭给予吸氧 , 改善呼吸功能、控制呼吸道感染后,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 。较重者加用利尿剂亦能较快予以控制 。
4、控制心律失常:除常规处理外 , 需注意治疗病因 , 包括控制感染、纠正缺氧、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等 。病因消除后心律失常往往会自行消失 。此外 ,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还要注意避免应用心得安等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以免引起支气管痉挛 。
5、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有效控制感染的情况下,短期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抢救早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有一定作用 。通常用氢化考的松100~300mg或地塞米松10~20mg加于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后者亦可静脉推注,病情好转后2~3天停用 。如胃肠道出血 ,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应十分慎重 。
6、并发症的处理:并发症如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的治疗 。
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多,患上疾病后需要住院医治 , 医治疾病期间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病人得知疾病严重时,会有严重的心理负担,对医治就会造成阻碍,在治疗时就要先做好心理护理,再对症病情选择医治方案,当然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病情经济等制定出医治方案,而病人只要听从医嘱医治即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