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是怎么回事

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与复发性流产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肥胖被认为是流产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COS患者中肥胖的发生率高,为30%~70% 。接下来了解一下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与复发性流产 。
Lashen等比较了1644例肥胖者与3288例年龄匹配(平均26.6岁)的正常体重对照人群中,早期流产和反复妊娠丢失(连续≥3次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他们发现在肥胖组中早期流产和反复妊娠丢失明显增加,早期妊娠丢失的风险增加1.2倍(95% CI 1.01±1.46);反复妊娠丢失的风险增加3.5倍(95% CI 1.03±12.01) 。
在ART治疗中,也报道超重或肥胖的不孕患者流产和反复流产的发生率增加 。

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Bellver等报道了在712个赠卵IVF周期中,将受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四组:瘦组(BMI<20)、正常组(BMI=20~24.9)、超重组(BMI=25~29.9)和肥胖组(BMI≥30);肥胖组的流产率(38.1%)显著高于正常体重(13.3%)和超重组(15.5%) 。
同样,Wang等报道了2349例经不孕治疗获得妊娠中,总体流产率为20%,进行干扰因素校正后发现 , 随着BMI增加,流产率增加,超重和肥胖组的流产率(分别为22%和31%)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18%)和低体重组(17%) 。
Wang等分析了1018个进行IVF的妇女 , 其中37%为PCOS;PCOS组流产率为28%,非PCOS组发生率为18%(p<0.01) 。然而,这一显著性差异经多变量分析,在控制了肥胖及治疗类型之后就不存在了 。因此 , 作者认为PCOS患者自然流产的高风险是由于肥胖以及接受治疗的类型不同所致 。
Metwally等进行的一项meta分析结果也显示,当患者BMI≥25 kg/㎡时无论受孕方式如何,流产的风险显著升高,OR值为1.67(95%CI 1.25-2.25) 。
然而,也有结论不同的报道 。2013年Bellver等扩大样本再次分析了在9587个赠卵周期、4个不同体重指数组,临床妊娠流产率平均值分别为8.4%、8.6%、10.2%和9.0% , 差异并无显著性,总的自然流产率(生化妊娠+临床流产)分别为14.6%、15.7%、16.7%和17.9%,差异也无显著性 。不过,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种植率、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下降 。
目前,更多的学者认为肥胖可使流产率增加 , 可能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
①影响脂肪组织中的性激素代谢;
②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高雄激素血症和局部生长因子的紊乱;
③血中瘦素过高(hyperleptinemia)影响卵泡中甾体激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卵子的正常发育,卵子质量下降,导致流产率的增加;
【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是怎么回事】 ④肥胖影响内膜种植因子及种植相关基因表达,对种植产生不利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