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有哪些作息习惯?

众所周知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是有帮助的,但很多家长都不清楚自己的孩子怎样的作息时间才是好的,特别是周岁内婴儿作息时间的安排 。刚出生的婴儿总是在白天睡得多,一到晚上就睡不着,特别精神 。这让做父母的感到非常头疼,不仅让父母休息不好,而且也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新生婴儿的睡眠时差该怎样调整过来呢?
【婴儿有哪些作息习惯?】1、3个月内,不要过度干扰宝宝的睡眠
宝宝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的睡眠时间也会随之变化 。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睡眠时间对宝宝的作进行合理的安排 。首先三个月内的宝宝睡眠时间比较长 。他通常一天睡3-4次 , 基本上是吃完奶就会睡,晚上正常会醒来2-3次 。这时候家长无需过度的干扰宝宝的睡眠,只要在宝宝醒来时给孩子换好尿布,轻轻地拍打宝宝再次入睡即可 。
2、3-6个月,适当培养宝宝的入睡习惯
宝宝成长到一定阶段,睡眠习惯也会随之变化 。这个时候的宝宝白天睡觉的次数会随之减少且开始对睡眠环境有了一定的反应,倘若房间太闹 , 或者光线太亮,宝宝会随之受影响 。这时候,家长要尽量调低灯光,也可以在房间放轻音乐 。在宝宝似睡非睡的时候 , 将其放到小床中,培养他自我入睡的习惯 。
3、7-12个月 , 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宝宝出生7-12个月 , 通常会在睡觉之前大哭大闹 。这个时候的宝宝害怕一个人 , 他们希望家长能够陪伴在自己身边 。家长要尽量陪在宝宝身边,但当宝宝睡觉中醒来而哭泣时,家长不要立即冲入房间,尽量让孩子学会调整睡眠 。倘若孩子哭泣不止 , 家长可以再轻轻地安抚宝宝 , 让宝宝感受到舒适安全 。
4、12个月后,为宝宝安排作息时间 。
宝宝出生12个月后,睡觉时间明显减少且开始懂得与周围的人玩耍 。这时候,家长不要让宝宝白天睡太多 。晚上也避免与宝宝玩耍过多,以免宝宝难以安静入眠 。除此之外,家长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个暖和的小床,床垫不宜太软但被褥要感觉柔软适中 。冬季的时候可以适当地为宝宝增加睡袋 。
怎样纠正错误的作息习惯
1.为宝宝制定生活作息表,并确实执行 。
2.白天尽量让宝宝玩耍,减少午睡的时间或不要让宝宝太晚睡午觉 。
3.沐浴时间最好改在睡前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前,如此可使宝宝放松心情,易于入睡 。
此外要提醒父母的是,在您要调整宝宝作息时间时也要注意宝宝是否吃饱?尿布是不是干爽的?身体是否有任何不适?再排除这些状况之后,才可以开始为宝宝进行睡眠调整计划 。半夜宝宝吵着要喝奶时,可以用白开水代替牛奶,慢慢戒除宝宝半夜喝奶的习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