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的原因有哪些 这些防寒方法要知道

所谓宫寒 , 顾名思义就是子宫寒冷,中医所说的“子宫”与西医所指的子宫不同,它的范围要更大一些,包括子宫、卵巢等多重器官,宫寒是指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痛,疼痛 , 得热则缓,白带多 , 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者 。你知道 , 宫寒是什么原因引起?如何防寒比较好吗?下面一块来了解下相关知识!
宫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与体质有关
很多女性天生体质较寒,四肢容易冰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 , 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喜欢喝热饮,很好口渴,冬天怕冷 , 夏天耐热,这就是寒地宫现象 。寒性体质大多由后天因素造成,居住环境寒冷,嗜好寒凉食物、过劳或者易怒损伤身体阳气,这些都是让身体偏寒常见问题 。
2、与生活习惯有关
另一方面,生活习惯也会造成“宫寒” 。有些女性朋友特别爱吃冷饮,或者为贪图凉快,将空调温度调的过低 , 或者为了漂亮,在冬天着装单薄 , 这些习惯都易因寒冷邪气侵袭而导致“宫寒” 。
如何调理宫寒? 1、月经期间调养
用红糖、艾叶煮水喝,以暖宫散寒祛瘀 , 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红糖水 , 以增加排量,更好地让月-经排除干净,也活气血,暖宫;
2、日常进补
枸杞子,核桃,龙眼肉,大枣,桑葚 , 当归,鸡血藤,生姜 , 鸡肉或者羊肉煲汤,汤水具有温肾助阳,填精养血之用 , 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不用担心上火,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 。
3、茶饮调养
【宫寒的原因有哪些 这些防寒方法要知道】 红姜茶,取红糖50克,去皮生姜4片,温火煮4~5分钟 , 月经来时坚持喝几天 。平时一周左右喝一次,长期坚持,宫寒症状就会减轻 , 也可用黄芪,大枣或者当归泡水喝 , 或者煎服,补气调血,使得气血双盈,这样也是有效驱除宫寒的方式 。
4、中药泡脚
艾叶、肉桂、花椒煎水,用以侵泡双脚,具有温肾散寒,温经通络之功 。
5、艾灸疗法
艾灸神阙、百会等穴位以调理奇经,暖宫散寒 , 或灸肚脐正中直下1.5寸出的气海穴和肚脐正中之下3寸处的关元穴,每日熏烤30分钟,坚持下来也有效 。
6、日常运动
“动则生阳” , 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 , 快步走是最简便的方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
防寒妙招 1)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 , 不用担心上火,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 , 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 。
2)用鲍鱼滋补,中医认为鲍鱼滋补,可以滋补养颜 , 是女性最好的补品 。过去太医院进贡给皇后妃嫔们的中药丸,调和时不像现在使用蜂蜜,而是用鲍鱼汁 。所以宫寒女性应该经常给自己做些鲍鱼食物 。
3)健走 , 这类人偏于安静沉稳,运动过多时容易感觉疲劳 。其实“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 。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 , 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 , 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
4)艾条温灸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家居方式 , 一般选取两个穴位: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 。用艾条每日熏烤30分钟,长期坚持就可以有效 , 另外的还有植物性内置剂,都能较好的解除宫寒 。
5)例假前三天可以每天喝红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也活气血,暖宫 。
宫寒预防方法 1.因宫寒部分原因是贪食寒凉之品所致,也可通过饮食进行调理 。一方面,如多食用温经暖宫的食物,如核桃、大枣、花生、洋葱、番茄,每日午餐或晚餐后喝一杯姜茶,能主动化解体内寒气,长期坚持对调理宫寒十分有益;另一方面,性寒食物少吃,如绿豆、苦瓜、凉瓜等 。
2.注意胞宫保暖,尤其下身要少受凉,注意给小腹、腰部和双脚保暖 。。尤其注意脚部保暖 , 春夏之交不要过早暴露双腿、过早穿短裙 , 穿裙子的话,最好要穿厚羊毛袜打底,以防寒从脚下生 。
3.月经期间、产后、哺乳期要注意避免过多接触寒凉 , 如经期女性不要冒雨涉水、坐卧湿盛之处 。
4.中医有“动则生阳”之说 , 即运动可以改善体质,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走路时间,能改善循环 。平日多用热水烫脚,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使身体处于温暖状态也可改善宫寒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