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这么用竟会致癌

筷子怎么用会致癌,你知道吗?筷子也有保质期,你知道吗?如果你连这些基本的生活小常识都不知道的话 , 癌症不找你会找谁呢?说到癌症,每个人内心都会恐惧,得了癌症怎么办呢?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癌症呢?
针对网络有关普通的木制、竹制筷子使用超过六个月以上,会滋生“黄曲霉毒素”进而诱发肝癌的传闻 , 传染病学专家说 , 这是极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可能,因此不必过于紧张 。
虽然黄曲霉毒素的确是一部分肝癌的诱因 , 但只有长期食用大量的霉变食物 , 摄入人体的黄曲霉毒素才足以达到致癌量 。
虽然不必换得过于频繁,但还是应该每日清洁和定期消毒,保持卫生以防病从口入 。
一、餐具最好多久换一次?
1.竹、木制品半年应更换
取材天然的竹木餐具无毒,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这样的筷子容易滋生细菌,如果不注意消毒,可能引发肠道疾病 。
竹木餐具的使用寿命是半年到一年,家用筷子最好每周消毒一次,把清洗后的筷子用开水煮30分钟,或用微波炉消毒2—3分钟即可 。
竹木筷子用久了末端颜色会变深,有的家庭用筷子煎炸食物,筷子头也会碳化变黑 , 这样的筷子强度已经变差了,容易发霉、掉渣、藏污纳垢 。
有些“漆筷”中含有铅、铬等重金属,经煎炸后,甚至还有重金属中毒和致癌的风险 。因此 , 筷子一旦开裂、变形、变色,就不应再用了 。
2.塑料制品一年一换
塑料制品轻便不易破碎,在餐桌上随处可见 。但它们一旦超期服役 , 极有可能变脆、老化,有害的小分子容易析出,成为诱发癌症的危险分子 。
如果您发现塑料餐具有划损,原本光滑的表面变得粗糙,或是有刺鼻的“塑料味”,那么即便使用不到一年 , 也应及时更换 。
3.金属制品涂层有损就要换
很多人觉得金属制品安全,可以终身使用,其实不然 。
以最为常见的铁锅为例 , 铁锅表面保护其不锈的“食油层”一旦脱落,锅中的锈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佳等 。
搪瓷制品易出现裂纹,涂在搪瓷制品外的硅酸铝等物质 , 便会趁机转移到食物中去 。
不锈钢是由铁铬合金掺入镍、钼等金属制成的,这些金属中也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
所以 , 当发现金属制成的厨具出现划损、表层漆或涂层脱落等现象时 , 就应及时更换 。
4.陶瓷制品有裂痕即换
瓷器漂亮的彩釉中含有铅,当出现裂痕时,铅就可能溢出 , 混入到食物中 。
因此,有了裂痕的陶瓷餐具便不宜继续使用了 。餐具的寿命与保养密不可分 。
对于陶瓷、金属等餐厨用具,我们可通过悉心的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然而一旦出现了破裂、变形、脱瓷等现象也应及时更换,不要为了一时的“节省”,白白“浪费”掉宝贵的生命 。
二、你会给餐具消毒吗?
1.蒸汽消毒
将餐具按照大小清洗干净后摆放到一个干净的大笼屉上,盖上盖子,加火蒸 。当水沸腾后,再继续蒸20-30分钟 。
采取自然冷却法,将餐具冷却 。使用时一定不要被脏抹布污染,使得餐具再次成为传染源 。
2.煮沸消毒
将餐具洗干净后,放入一个大的锅中,加入自来水 , 水的深度要没过餐具 。
加火煮沸,开锅后继续煮30分钟,自然冷却后,即可以使用 。
3.洗碗机消毒
洗碗机是一种清洗、消毒一体机 , 方便实用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严格按照消毒的时间和温度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消毒效果 。
【筷子这么用竟会致癌】4.消毒柜消毒
消毒柜有臭氧和远红外线等种类 。将餐具放入消毒柜,打开按钮 , 15~20分钟后关机冷却即可 。
5.药物消毒
不耐高温的餐具会遇热爆裂、变形等,可使用漂白粉、氯亚明、高锰酸钾等消毒液浸泡 。
浸泡时一定要注意药液必须没过餐具;药液浓度要按规定要求,如漂白粉用0.5%澄清液;
肝炎病人的餐具要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时间要充足,一般需15~30分钟 。
浸泡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用流动水冲洗 。
6.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消毒
太阳光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如果 上述方法不能采用时,也可以将餐具洗净后,在烈日下曝晒40分钟以上,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
晾晒时要注意不要被尘土和蚊蝇污染 。
然而近日 ,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经过两年精心研究,由16名专家完成的史上最全面的内分泌研究报告 。
并称地毯、 沙发、家电、水瓶、玩具、信用卡等家居用品中 , 存在的溴化阻燃剂、塑化剂、双酚A等物质可能导致癌症、哮喘和不育等问题 。
据此,我们列出了家中常见的危险用品,并邀请权威专家解析 , 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该如何规避?
一、危险用品
pVC地板、油漆等装修材料,一次性塑料水杯、塑料手套、玩具、雨衣、鞋类、浴帘、信用卡等日用品 , 包装袋、保鲜膜等食品包装,以及发胶、口红、指甲油、乳液等化妆品 。
所含污染物
塑化剂,也叫增塑剂(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 不仅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 , 在橡胶、黏合剂、树脂、电缆等材料中也有应用 。
主要起到增加材料的柔软性、韧性和弹性的作用,使其更耐用 。
危害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有类雌激素作用,大量摄入可能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
如果在体内长期累积,会引发激素失调 , 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最严重的是影响生殖能力,造成孩子性别错乱,诱发儿童早熟 。
塑化剂还会伤害人类基因,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肝脏和泌尿系统也会连带受伤 , 且受损后,还可能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另有研究证实,塑化剂会使动物产生癌变反应 。
应对措施
对于现代人来说,完全避开塑化剂几乎不可能,但也没必要过度恐慌,只要正常接触,不过量使用,就不会伤害人体 。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建议,应尽量少用塑胶产品 , 不应让儿童把塑胶制品放入口中;
最好不要用塑料瓶来装酒和油 , 如果一定要装,最好选择 瓶底或瓶身上有个三角标志,三角里面有数字“1”的塑料瓶 , 并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如果塑料制品上标有“pVC”,说明里面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购买和使用时要格外注意;
用微波炉加热时,不能带着保鲜膜一起加热 , 特别是肉类,多数保鲜膜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一旦接触油脂,就会释放有害物质 。
家装尽量选择钢木家具和地板 。在选购日常用品时,如果闻到较大异味,就说明其污染物浓度较大,应该果断弃用 。
绿色和平污染防治提醒 , 选择儿童用品时,要避开pVC材料的,过软、过小的塑料制品要少买 , 特别要注意有刺鼻的“塑 料”气味,或摸起来有点油腻黏稠感的塑料玩具,应谨慎选择 。
结语:家中哪些东西会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你现在知道了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身体健?。挥屑膊±牛巧钪械南葳迨翟谑翘嗔耍杂胁簧魑颐蔷突岜患膊〔恚虼松钪?,我们应该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 多多运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