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的危害 长期吃味精指甲竟长出这物

【味精的危害 长期吃味精指甲竟长出这物】味精是我们很常用的一种调味品,好的厨师全靠味精在里面起作用 , 虽然我们都知道味精吃多了会伤害身体,但是一旦会丧失美味 , 很多人还是会选择铤而走险,今天小编主要为大家说一下味精怎样吃更健康,让大家既能享受美味还能保持健康 。
说到味精,我们先说说食盐 。大家都知道,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每个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是6克 。而味精没有明确的标准对不对 。
为什么盐有标准,味精没有标准呢?这是因为盐是老前辈,它有几千年的历史 。我们的祖先通过对它的摸索 , 把它对于人体的利弊 , 已经掌握得非常清楚 。而味精是新人啊,从发现发明到现在只有106年的历史 。人类对它的了解还不够 。
味精或鸡精适量的吃,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可是吃过量却不得了 。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有位阿姨,炒菜非常好吃,那叫一个香啊 。原来她有一个秘诀,就是每餐、每盘菜都要放大量的味精或鸡精 。
45岁那年 , 这位阿姨出现头痛、眩晕、心慌、情绪焦躁、视力下降等明显症状,而且还嗜睡,就是老想睡觉,老觉得睡不醒,即使醒了 , 也浑身无力,骨头酸痛 。她以为是更年期综合症,按更年期治疗了半年,毫无疗效 。
后来一次机缘巧遇,她遇到我 , 我一看她的手指甲,就断定她缺锌 。
哎 , 就是这样的指甲,整个指甲颜色偏白,布满了一道道的竖楞(严重的指甲上还会有横沟) , 指甲根部一个月牙都没有,指甲上还有好多小白点 。大家都看看自己的手指甲 , 有没有这样的,如果是这样的,说明体内缺锌了 。
但这位阿姨说我可注重吃了,每天换着花样的吃,怎么还会缺锌呢?我问她是不是炒菜总是放大量的味精 。她说是啊 , 我就喜欢吃味精,你怎么知道 。
事实上,味精或鸡精吃过量会导致缺锌,而且还会限制我们的身体吸收钙、镁和铜等矿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而且锌是婴幼儿头脑和身体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所以很多小朋友如果身体长得慢,不爱吃饭、挑食 , 就很有可能是缺锌了 。
另外 , 对于成年人来说,缺锌可不好,会导致肝脾的病变或肿大 。而这位阿姨所有的症状都是肝脾受损的反应 。于是我建议她从今天开始,不要再使用味精或鸡精了,等身体状态恢复了再适当吃点不迟 。就这样 , 过了几个月,再看到这位阿姨的时候 , 人变得精神多了,指甲也有了光泽 。
如果你的身体里缺少了锌,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 。含锌丰富的食物有:生蚝、花生、瘦肉、猪肝、小米、萝卜、大白菜、蛤蜊、黄豆等等 。你可以把这些食物添加到你的餐盘里!
家常使用味精要注意
谷氨酸钠的中文名称就是“味精” , 食用时,不要在滚烫的锅中加入,而要在菜肴快出锅时加入 。因为谷氨酸钠在温度高于120℃时,会变为焦点谷氨酸钠,食后对人体有害,且难以排出体外 。
以下七种情况下不宜使用味精
1、不宜放在过碱或过酸的汤菜中 。味精在碱性汤液中会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一种不良气味;在酸性汤液中溶解度小 , 味精会失效 。
2、不宜过量食用 。用量过多(每天食用5克以上),会出现背部及上肢麻木、周身酸软等不良反应 。
3、不宜在炝锅时放入 。在高温下味精会变成焦谷氨酸钠 , 这是一种有毒物质 。同样道理也不可长时间炖煮 。
4、不宜调入鱼、虾、哈蜊等食物中 。
5、不宜加入炒蛋中 。因鸡蛋本身就含有许多氨基酸,正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
6、不宜婴儿食用 。因味精能和婴儿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组合 , 生成谷氨酸锌 , 随尿排出体外导致婴儿缺锌,
7、不宜直接拌入凉菜中 。因难溶解影响调味效果,应先将味精溶解在适量温水中后再行拌入,这样调味效果好 。
注意人群:味精吃多了 , 常常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可导致高血压 。60岁以上的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 , 所以 , 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尤其应该少吃味精 。
我们在厨房中大概都会这么做,鸡精、味精两者可以互相取代 , 那这两种调味品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味精中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味道鲜美,可用以调味,但却没有什么营养,所以说味精只是一种比较绿纯粹的调味剂 。而鸡精中尽管也含有比重很高的味精成分,但是其中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优质的鸡精是用新鲜的鸡肉、鸡骨、新鲜鸡蛋为主料 , 通过蒸煮、减压、提汁等多重工序,再配以味精、糖、盐、鸡肉粉、香辛料、香精等多种辅料复合而成的 。鸡精除味道更加鲜美外,营养价值也远比味精高 , 适宜多种场合的使用 。
食用味精的3大禁忌事项
一、忌味精入锅
科学研究表明,味精遇到高温,特别是在油锅的高温下更容易转变成含氮的致癌物,它能诱发肝、脑、小肠、结肠和性腺产生肿瘤 。因此,在使用味精时,不要与菜同时下锅,加热时间太久,更不宜让味精在油锅中煎熬 , 可在起锅前加入,或将味精加在烧好的食物容器中 。
二、忌味精遇碱
味精喜酸怕碱 , 在弱酸的汤菜中 , 加入味精,可使食物鲜美可口,如遇上碱性食物,就会使谷氨酸钠变成谷氨酸二钠 , 失去应有的鲜味 。
三、忌味精过量
味精的用量也是有个限度的,不是放得愈多愈鲜味、愈有营养,如过量进食便会出现头痛、头晕,颜面发红发热,四肢疲倦乏力,呕吐等现象 。科学研究表明,食用过量味精会引起智力衰退、视网膜受损、性激素分泌减少 , 性器官发育受影响等 。因此 , 不要在每种食品或汤中都放味精,特别是婴儿,更不要随便使用味精 。
小贴士
不宜食用味精的人群
味精吃多了,常常会感到口渴 , 这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过多摄入可导致高血压 。60岁以上的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 , 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尤其应该少吃味精 。
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 。因此,孕妇、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 。
正确选择使用味精的方法
(1)选择味精时 , 最好能到正规商店(场)、超市购买大型企业生产的名牌产品 。
(2)选味精时以选晶体味精最好 , 因为这样不易掺假 。
(3)在选购味精时 , 一定要选晶体洁白、均匀、无杂质、流动性好、无结块,无其他结晶形态颗粒的 。
(4)由于味精中含有食盐,易吸湿结块,因此在日常贮存时要密封防潮,最好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
正确使用味精的方法
1.对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 。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菜肴口味不伦不类 。
2.对酸性强的菜肴,如:糖醋、醋熘菜等,不宜使用味精 。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
3.在含碱性原料的菜肴中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产生氨水臭味 。
4.味精使用时应掌握好用量,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苦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每道菜不应超过0.5毫克 。
5.做菜使用味精 , 应在起锅时加入 。因为在高温下 , 味精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 , 即脱水谷氨酸钠 , 不但没有鲜味,而且还会产生毒素,危害人体 。
结语:餐桌饮食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 味精也好 , 鸡精也罢,都可以放心食用,但都不可过量 。随意我们要保持一个原则,就是吃得健康,再不用放过多调料的时候干脆就不放,吃事物的本位更有营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