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分类及对策

“乙肝病毒携带者”分类及对策
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乙肝携带者”有如下分类:
 ?。?)慢性HBV携带者 。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最低检测限 , 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 。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肝病活动指数(HAI)<4或其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病变轻微 。对血清HBV-DNA阳性的慢性HBV携带者,应动员其做肝穿刺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和进行相应治疗;而对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可以暂时不治疗 , 但应注意定期复查 。
乙型肝病病毒携带者能否结婚?
我国乙型肝病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达1亿多人,大部分为男女青年 , 他们的恋爱婚姻在法律上并没有受到限制 , 但为了减少乙型肝病病毒的传播,为了优生优育,应该学习一些有关的健康知识 。
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注射乙肝疫苗后一定要检查有无抗-HBs产生 。一般而言,体内产生抗-HBs后 , 即使同乙肝患者密切接触也不会被感染 。另外,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感染HBV后大多数可以自动清除病毒而痊愈 。现实中乙肝患者的配偶因为都是成年人,婚后虽然可能被感染 , 但很少转为慢性乙肝 , 相反多数可产生对HBV的免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