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四季养肝要则

春季为四时之首,阳气开始升发,人体行为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皮肤腠理由冬令的紧密转为疏松状态 。在中医“五行”学说里,肝脏与春天同属于“木”,肝气当春而旺,肝的功能活动较旺盛,肝气容易过盛或不及 , 因而肝病多在春季发生或复发 。肝病患者在春季应注意保护阳气,使之不断充沛而避免耗伤 。这一时期宜早睡早起,清晨散步缓行,宜远足踏青旅游,使情志舒畅,肝气条达 。注意保暖,避免内寒邪气侵入而诱发肝病 。春季肝气旺 , 肝木克脾土,容易损伤脾胃,因此要呵护脾胃 。在饮食药膳方面,要多食甘淡健脾养胃之品,如山药、扁豆、大枣、薏苡仁、莲子等,少食酸味食品以防肝气太过 。酒伤肝、肝病患者在任何季节都不可酗酒 。阳气升发 , 使人精神疲乏、四肢乏力、少气懒言等,可服用提神益气之品 。如参枣汤,取党参20g,扁豆20g,大枣10克水煎服,每日1次或2次 。
夏季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季节,也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季节 。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气血运行活跃,皮肤毛孔开泄,并通过出汗调节体温 。在养生保健上 , 既要防止因夏季雨水过多而湿邪内侵,又要防止暑热耗伤人体气阴 。起居上,宜晚睡早起,中午小睡片刻,适当接受阳光的照耀,不可避热趋凉、贪凉饮冷太过,如整天使用空调、吃冷饮而损伤阳气 。饮食上宜多食用一些时令食品,如西瓜、番茄、黄瓜、乌梅、草莓、甜瓜等以消烦止渴、生津利尿、防止暑气耗伤人体气阴,但不宜过食生冷瓜果,以防脾胃损伤 。药膳方面,可食用乌梅汤生津止渴,取乌梅20g , 炙甘草6g,水煮沸,凉后即可服用 。或“参苓白术粥”健脾化湿,取太子参、茯苓、白术各10g , 加大米100g共煮为粥 。夏季蚊蝇孳生,肠道传染病容易流行,因此应注意居住环境与个人的卫生,适当食用大蒜以预防肠道感染 。
秋季暑热渐消 , 金风送爽 , 是自然界万物成熟的收获季节 。此时气候由热渐渐转寒,人体的生理活动也由外向活动转为内敛收藏 。虽然秋高气爽,但气候干燥,机体阴津易亏 , 而且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肺与秋天同属“金” 。肝属于“木”五行之间相生相克,肺金克肝木,肺金当秋而旺,可制约肝气,导致秋天肝气多虚,此时肝病患者养生宜注意养阴,兼顾补益肝气与祛除夏暑之余湿,起居上患者应当早睡早起 , 安神定志,节制性生活,顺应秋冷阴精收 。慢性肝病患者病程较长,多体质偏虚,更应多注意天气变化 。及时添加衣物,防止受凉而感受外邪发病 。如患者感到四肢困倦,精神短少 , 胃脘胀闷等 。可服香蕉、厚朴等;如感到气短、咳嗽与胸闷等 。可服用太子参、黄芪、山药等 。如感到口干舌燥,或发热咳嗽等 。可服用玉竹、贝母、百合、枇杷叶等 。如感到肝区胀闷不舒 。可食用一些酸甘之品,既润肺燥,又补益肝气,如酸枣仁、枸杞子、五味子与麦冬等 。总之 , 药膳上注意养阴益气 。
冬季天寒地冻,草木凋谢,自然界呈现一派收藏的景象 。顺应自然界阴盛阳衰的变化 , 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处于低谷,趋于潜能沉静 。冬令养生可补充人体的精微物质,为来年的功能活动做好准备,也就是俗话说的“冬令进补,来年打虎” 。中医认为“肝体阴而用阳”,意即肝的功能属阳,活跃向外,但物质基础为阴精,潜藏在内 。因此 , 肝病患者在饮食上须注重“秋冬养阴”,补养肝肾阴精,可食用一些当归、生地黄、阿胶等滋补肝肾之品,但要注意补而不腻 , 可同时食用一些温阳行气之品,如用肉桂、陈皮等煲汤 。同时宜减少房事,以保全阴精 。有的患者感到怕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等,药膳上可服用“当归生姜羊肉汤”以温阳补肾;取当归15g , 海参30g,生姜10g , 加羊肉100g左右小火炖烂,加入调料即可食用 。此外 , 患者宜谨避风寒 , 注意保暖;早睡早起,以保养阳气 。还可以适当做一些户外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抵抗力,所谓“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欢炖烈焕? ,多喝药一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