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黄疸为主的秘方-强肝汤

强肝汤
【方源】
《强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张智勇.中国民间疗法,2001,9(11):31-32] 。
【组成】
黄芪30g,党参15g,白术30g , 山药15g,茵陈30g,板蓝根15g,土茯苓20g,黄柏10g,丹参20g,白芍10g,赤芍10g,甘草6g 。
肝脾肿大者加鳖甲30g;肝区疼痛明显者加川楝子15g , 延胡索15g;神疲乏力、脉弱无力者加重黄芪剂量,可加大至60g;纳差者加神曲、山楂各15g , 并重用白术至50g;腹胀者加佛手、枳壳各15g;黄疸者加金钱草30g,并重用茵陈至60g 。
上药共煎取汁500ml,早晚分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1~2个疗程 。
【功效】
健脾益气 , 清热解毒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
【验案】
朱某,男性,34岁 。
主诉:身目发黄,肝区隐痛,食少纳呆,腹胀10年余 。
病史:1992年患乙型肝炎,病情多次反复,在当地医院治疗无好转而来诊 。
检查:面色晦暗 , 巩膜、皮肤轻度黄染,体倦乏力,便溏,小便色黄,舌质红兼少许瘀斑,苔黄腻,脉弦滑 。肝脏右肋下3cm,质地较硬,肝区有明显压痛及叩击痛 。肝功能:
TTT 30U,ALT 240U/L 。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 。
中医诊断:黄疸(肝郁脾虚湿热,兼瘀血) 。
西医诊断: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
治则:疏肝健脾 ,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
方药:党参15g , 黄芪30g , 当归12g,丹参20g , 郁金10g,板蓝根15g,茵陈50g,金钱草30g,白术30g,山药15g,川楝子12g,延胡索15g,土茯苓20g,黄柏10g,甘草6g 。上药共煎取汁500ml , 早晚分服 , 每日1剂 。
二诊:治疗1个疗程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 , 食欲增加,续服原方 。
三诊:用药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肝脏缩小至肋下1cm,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肝功恢复正常 。随访1年未见复发 。
【按语】
强肝汤中板蓝根、土茯苓清热解毒,对乙肝病毒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茵陈能利胆退黄,降低血清胆红素,消炎降酶,利尿解毒,抗肝脏损伤,防止肝细胞变性坏死;黄柏有抑制HBsAg作用 , 并可利胆退黄;党参配白术、山药能提高健脾之功 ,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黄芪有调节免疫作用,可促进抗体的生成,抑制病毒繁殖,达到缩短疗程的作用;赤芍、丹参活血化瘀 , 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抗肝纤维化等作用 。诸药配伍 , 可达到保肝护肝,增强免疫功能、抑制乙肝病毒的目的,并在缓解症状及改善肝功能方面,亦有一定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