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

(1)病毒 感染乙肝病毒后病变反复活动 , 或重叠丙肝病毒(HCV)、丁肝病毒(HDV)感染,或病毒发生变异会加快向肝硬化发展的进程 。
 ?。?)机体 ①年龄:成年人感染急性乙型肝炎90%可治愈,仅5%~10%转为慢性 , 而婴幼儿有90%将转为慢性乙肝 。老年慢性肝炎HBV清除率低,而中青年者HBV清除率高,抗病毒药物应答佳 , 肝组织学容易改善 。②性别:抗HBe血清转换率女性>男性,可能是女性激素的作用 。③嗜酒:常作为肝炎炎症活动诱发和加重的因素 。④免疫功能状态:长期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利于病毒清除,病程延续 。特别是合并一些疾病如肿瘤,白血病等,常可加重肝炎病情 。
 ?。?)疾病
①疾病分型与预后:慢性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可有可无,有症状者症状也可轻可重,组织病理的变化也因人而异 。临床根据病情轻重将慢性肝炎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分型与预后关系很大 。
轻型慢性肝炎,病变轻,症状较少,组织病理学多属于A亚型和B亚型 。轻型慢性肝炎经过治疗后血清ALT渐正常,HBeAg转换成抗HBe,HBV-DNA复制水平降低 , 这些患者可能最终清除病毒,不直接发展为肝硬化 。但也有少数人可长期自觉有不适症状,如乏力,肝区隐痛 。一旦出现ALT升高 , 病情明显加重,提示病变进展 。
中型慢性肝炎组织学改变以桥样坏死为特征,伴有血清ALT异常 。这类患者可以隐袭起病,病程缓慢进展 , 也可以反复发作,病变持续活动,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
重型慢性肝炎长期存在肝炎症状和体征,血清ALT持续升高,组织病理有桥样坏死和融合性坏死,并且有早期肝硬化表现 。这类患者病变反复活动 , 持续加重,5年病死率为30%~50% 。
②病变的活动性与预后:病变的活动性和非活动性对预后的影响很大 。活动性的病变肝组织呈融合坏死和桥样坏死,病程进展迅速,病情多恶化 。静止的病变常无此病理表现,也极少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但静止病变有少数发生再活动 , 导致病变加重 , 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