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的秘方-益气养阴解毒汤

益气养阴解毒汤
【方源】
《“益气养阴解毒汤”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64例》[秦广凤.江苏中医,1999,20(1):23] 。
【组成】
黄芪15~20g,党参12g,当归10~12g,枸杞子12g,白芍10g,生地10g,北沙参12g,麦冬10g,茵陈20g,蒲公英30g,虎杖12g,生麦芽30g 。
肝郁化火,口干口苦者加丹皮10g,栀子10g;面目发黄,小便短赤者重用茵陈30g , 加车前子10g,碧玉散(包)30g;胁痛如刺加莪术10g , 凌霄花6g;脾肿大加牡蛎30g,鳖甲10g 。
每日1剂,二煎混合,分4次温服 。
【功效】
益气养阴 , 清热解毒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
【验案】
王某,男,42岁,航运公司职工 , 1989年9月8日初诊 。
主诉:肝区隐痛,头昏,乏力纳减3个月 。
病史:患者于1987年患肝炎 , 经治疗后基本稳定 。肝功能:TTT(-)、ZnT(-),ALT 144U/L,A/G 4.8/2.7 。B超:肝内光点较密 。某医院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先后易医数人,分别投以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之剂,共服60余剂 。患者现仍自感头晕加重,胁胀痛,神疲肢倦 。肝功能:ALT>200U/L,GGT 180U/L 。乙肝五项:HBsAg(+),HBeAg(+) , 抗-HBc(+) , 遂来我院诊治 。
检查:目干涩,时有失眠多梦 , 腰酸痛 , 五心烦热,舌红苔薄黄腻,脉细弦数 。肝肋下1.5cm,剑突下3cm,质II度,压痛(+),脾未触及,两手肝掌 。
中医诊断:胁痛(气阴两虚 , 肝肾不足,夹有湿热) 。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 。
治则: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
方药:益气养阴解毒汤 。每日1剂,混合后分4次温服 。
二诊:调治1个月余,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已正常,但偶有上腹不适 。原方去生地,加陈皮10g,3日服2剂 。
三诊:调治两个月余,诸症消除,肝功能正常,乙肝五项指标均转阴 。
【按语】
益气养阴解毒汤中黄芪、党参益气健脾 , 防止肝糖原减少,改善肝细胞营养,促进肝细胞再生 , 尤以黄芪中的氨基酸、生物碱等具有抗病毒及促进抗体形成的作用;黄芪多糖具有抗肝损害 , 抗感染的作用 。当归、白芍、生地、麦冬、枸杞子、北沙参等养阴柔肝,养肝之体,有减轻肝细胞坏死及变化,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及促进肝细胞再生,延长抗体存在的时间,阻断病情慢性化发展的作用 。茵陈、虎杖、蒲公英清热利湿 , 护肝、抗乙肝病毒 。生麦芽疏肝健脾 。诸药相伍,共奏益气养阴解毒之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