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的秘方-愈肝汤

愈肝汤
【方源】
《“愈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0例》[李继圣.江苏中医,2001,22(7):23] 。
【组成】
生黄芪30g,白术15g , 黄精30g,柴胡10g , 白芍12g,枳壳12g , 丹参20g,焦山楂15g,陈皮10g 。
腹胀甚者加炒莱菔子、川朴;胁痛甚者加金铃子散;纳差者加砂仁;便溏者加云苓;黄疸者加茵陈、金钱草;牙龈出血加茅根、仙鹤草;失眠加夜交藤 。
上方每日1剂,水煎 , 分早晚温服 。两个月为1个疗程 , 治疗1~3个疗程 。每疗程结束,复查肝功能和乙肝五项、HBV DNA 。
【功效】
益气健脾,疏肝解郁 , 理气止痛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
【验案】
王某 , 男,52岁,工人,1996年8月初诊 。
主诉:右胁胀痛,纳呆 , 乏力年余,形体日渐消瘦1个月 。
病史:曾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服中药200余剂 , 疗效不显,近1个月病情逐渐加重 。
检查:面色暗黄,精神不振,心烦失眠,胃纳差,大便溏,小便黄,舌质淡暗,苔薄白,脉弦细 。肝区有压痛、叩击痛 。肝功能检查:ALT 189U/L 。乙肝五项检查:“大三阳” 。HBV DNA(+) 。B超检查:提示肝脾肿大 。
中医诊断:胁痛(肝郁气滞,脾虚不运) 。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
治则:疏肝解郁 , 理气健脾 。
方药:生黄芪30g,白术15g,黄精30g,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2g,丹参20g,焦山楂15g,陈皮10g,砂仁10g,云苓15g,延胡索15g,夜交藤30g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
二诊:连服10剂,胁痛减轻,饮食增加 。
三诊:再服10剂,睡眠可,精神振作,大便成形,形体渐丰 。
四诊:又服10剂,肝功能正常 。
五诊:连服上方3个月,复查乙肝五项和HBV DNA转阴 。后追访半年,两次复查肝功能正常,乙肝五项及HBV DNA阴性 , 至今未复发 。
【按语】
乙型肝炎可由于湿热病毒侵袭 , 久恋不解,损伤肝脏,肝失疏泄条达之性,肝气郁滞,由肝及脾,脾失健运之职,出现胁痛、纳呆、便溏、乏力之症,治疗以疏肝健脾为其正法 。方取生黄芪、白术、黄精益气健脾,以补后天之本;柴胡、白芍、枳壳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肝郁日久必然使肝之血络瘀滞不通 , 故用丹参、焦山楂、陈皮理气活络 。诸药合用,能使肝气得疏,肝络得通,脾气健运,食欲增,胁痛止,肝功能恢复,病毒清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