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复方

中药复方是指由两味或两味以上药味组成,有相对规定性的加工方法和使用方法,针对相对确定的病证而设的方剂,是中医方剂的主体组成部分 。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中医总结出来不少治疗脂肪肝的有效复方,现提供一些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方子,供广大读者参考 , 前提是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切不可私自吃药 。
肝胆湿热证
1.茵陈蒿汤合五苓散加减
【组成】茵陈20克,柴胡、焦栀子各9克 , 生大黄、黄连、黄芩、黄柏各6克,炒白术,茯苓、泽泻、元胡、柴胡、生山楂各12克 , 桂枝5克,车前草、竹茹各10克 。
【用法】先煮茵陈20分钟 , 其他药物一起煎煮 。头煎加凉水约700毫升,先浸泡约10分钟 , 武火(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小火)煎约30分钟,煎取药液约250毫升;二煎加开水500毫升 , 煎取200毫升,合并2次煎液,分3次,饭前服用,每日1剂 。
【功效主治】清利湿热 。
【注意事项】忌荤腥、油腻 。
2.三仁汤加减
【组成】杏仁12克,滑石30克,通草、白蔻仁、竹叶、牛膝、厚朴各6克,生薏苡仁20克,半夏9克,独活12克 。萆薢10克 。
【用法】水煎去渣,分2次服,每日1剂 。
【功效主治】湿热型脂肪肝,湿重于热 。
肝气郁结证
1.柴胡疏肝散合逍遥散加减
【组成】陈皮、柴胡各12克,川芎、香附、枳壳、炙甘草各6克 , 当归12克,白芍、生山楂各3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8克,黄芩,川楝子各9克,生姜3克,薄荷2克 。
【用法】除薄荷外,诸药同煎,头煎加凉水约700毫升,先浸泡约10分钟,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约30分钟,煎取药液约250毫升;二煎加开水约500毫升,煎取200毫升 , 合并2次煎液;薄荷另煎5分钟后兑入,分3次饭前服 , 每日1剂 。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健脾 。对肝炎后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效果较好 。
【注意事项】忌恼怒、劳累 。
2.沉香降气汤加味
【组成】沉香3克 , 香附、砂仁、炙甘草各6克,牛膝12克,当归、橘皮各9克 。
【用法】水煎去渣,分2次服,每日1剂 。
【功效主治】肝郁型脂肪肝,形盛体实者 。
肝脾气虚证
1.补中益气汤加减
【组成】党参、黄芪、白芍各15克,白术、炙甘草、当归、枳实、鸡内金、荷叶各10克,陈皮、升麻、柴胡、菊花各6克,何首乌20克,生山药30克 。
【用法】诸药同煎,头煎加凉水约700毫升,先浸泡约10分钟,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约30分钟 , 煎取药液约250毫升;二煎加开水约500毫升,煎取200毫升 , 合并2次煎液,分3次饭前服,每日1剂 。
【注意事项】忌劳累、恼怒 。
2.四君子汤味
【组成】人参6克,茯苓12克,白术15克,炙甘草9克 , 山药18克,川芎10克 。
【用法】水煎去渣 , 分2次空腹服,每日1剂 。
【功效主治】气虚型脂肪肝 , 症见面色萎黄,四肢无力,食少便溏等症 。
3.生脉散加味
【组成】人参10克 , 麦门冬18克,五味子6克,生地黄、川芎各12克,甘草3克 。
【用法】水煎去渣,分2次空腹服,每日1剂 。
【功效主治】气虚兼有阴虚的脂肪肝,症见体倦气短,咽干口渴,自汗等 。
肝郁脾虚证
1.逍遥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组成】柴胡12克 , 当归9克,黄芪、白芍各20克,炒白术10克 , 党参、茯苓各15克,砂仁、炙甘草6克 。莪术、生姜各3克,薄荷2克,黄芩5克 。
【用法】除薄荷、砂仁外,诸药同煎 , 头煎加凉水约700毫升,先浸泡约10分钟,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约30分钟,煎取药液约250毫升;二煎加开水约500毫升,煎取200毫升 , 合并2次煎液;砂仁、薄荷另煎5分钟后兑入,分3次饭前服,每日一剂 。
【注意事项】忌劳累、恼怒 。
2.小柴胡汤加味
【组成】柴胡14克,黄芩9克,人参6克,清半夏、当归各10克,甘草5克,白芍、酸枣仁各15克,生姜9克,大枣6枚 。
【用法】先煎人参2小时 , 其余药同煎2次去渣混合后兑入人参煎液,分2次服,每日1剂 。
【功效主治】肝郁脾虚型脂肪肝,肝郁症状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 。
【注意事项】人参不能与五灵脂合用 。
肝肾阴虚证
1.一贯煎加减
【组成】生地黄、白芍各20克,北沙参30克 , 枸杞干、麦门冬、当归各15克,山茱萸6克,山药40克 , 泽泻、茯苓、牡丹皮各12克,龟板、鳖甲各10克,焦山楂30克 。
【用法】先煎龟板、鳖甲1小时 , 余药同煎,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约30分钟,煎取药液约250毫升;二煎加开水约500毫升 , 煎取200毫升,合并2次煎液,分3次饭前服,每日1剂 。
【注意事项】忌劳累、房事 。
2.补阴丸
【组成】熟地黄9克,牡丹皮、天门冬、当归、枸杞子、人参、牛膝、山药、女贞子、茯苓、龟板、杜仲、续断各6克 , 黄柏15克,石斛12克 。
【用法】水煎去渣,分2次服 , 每日1剂 。
【功效主治】补肾阴,强腰脊而止胁痛 。
3.镇肝熄风汤加减
【组成】牛膝、代赭石各30克,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各20克 , 白芍、玄参、天门冬各16克,川楝子、生麦芽、茵陈各6克,甘草3克 。
【用法】先煎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30分钟 , 再入余药同煎,头煎得药液约200毫升,二煎煎取药液约100毫升 , 合并2次煎液,分2次服 , 每日1剂 。
【功效主治】滋阴潜阳,肝肾阴虚型脂肪肝患者 。
肝火上炎证
1.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龙胆草、当归各6克,柴胡、生甘草各12克 , 生地黄、车前子、黄芩、黄连、焦栀子各9克,野菊花、牡丹皮、泽泻、虎杖、板蓝根各15克 。
【用法】诸药同煎,头煎加凉水约700毫升,先浸泡约10分钟,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约30分钟,煎取药液约250毫升;二煎加开水约500毫升,煎取200毫升,合并2次煎液,分3次饭前服 , 每日1剂 。
【注意事项】忌劳累、恼怒 。
2.羚角钩藤汤加减
【组成】羚羊角片6克,钩藤、川贝母、白芍各12克 , 菊花、茯神、桑叶各9克,生地黄、淡竹茹各15克,生甘草3克 。
【方法】先煎羚羊角片20分钟,再入钩藤除外的剩余药物同煎,煎取药液约200毫升,二煎加开水约300毫升,煎取150毫升,合并2次煎液;再加入钩藤后煎沸5~8分钟,去渣,分2次服,每日1剂 。
【功效主治】凉肝降火,适用于肝阳上亢型脂肪肝患者 。
脾虚湿困证
1.六君子汤合六和汤加减
【组成】陈皮、法半夏各10克,砂仁4克,杏仁3克,黄芪、生山楂各20克 , 人参3克,炒白术15克,藿香、扁豆各6克,厚朴、茯苓各12克 , 木瓜5克,甘草9克,黄芩、黄连各6克 。
【方法】除人参及藿香外,诸药同煎,头煎加凉水约700毫升,先浸泡约10分钟,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约30分钟 , 藿香在出锅前3分钟加入,去渣取药液约250毫升;二煎加开水约500毫升,煎取200毫升,合并两次煎液,人参另煎2小时后先入,分3次,饭前服 , 每日1剂 。
【注意事项】忌荤腥、油腻 。
2.渗湿汤加减
【组成】苍术、白术、茯苓各12克,干姜、茯苓、法半夏、橘红各9克,丁香、炙甘草各6克,生姜3片 , 大枣3枚 。
【用法】水煎去渣,分2次空腹服,每日1剂 。
【功效主治】脾虚湿困型脂肪肝患者 。
湿热中阻证
1.黄连解毒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组成】焦栀子、黄连各9克 , 黄芩、黄柏各12克,茵陈18克,大黄6克 , 柴胡、车前草、郁金各10克 , 茯苓15克,滑石、晚蚕砂(包煎)各30克 。
【方法】诸药同煎,头煎加凉水约700毫升 , 先浸泡约10分钟,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约30分钟 , 煎取药液约250毫升;二煎加开水约500毫升,煎取200毫升,合并2次煎液,分3次饭前服 , 每日1剂 。
【注意事项】忌荤腥、油腻、燥热的食品,须禁酒 。
2.三仁汤加减
【组成】杏仁12克,滑石30克,通草、白蔻仁、竹叶、牛膝、厚朴各6克,生薏苡仁20克,半夏9克,独活12克 , 萆薢10克 。
【方法】水煎去渣,分2次服,每日1剂 。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 。主要适用于湿热中阻型脂肪肝患者 , 湿重于热 。
痰浊内阻证
二陈汤加减
【组成】焦栀子、枳实各9克,泽泻、白术各12克,大黄、砂仁各6克,柴胡、车前草、姜半夏、陈皮、郁金各10克,茯苓、虎杖各15克 , 胆南星6克 。
【用法】诸药同煎,头煎加凉水约700毫升,先浸泡约10分钟,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约30分钟 , 煎取药液约250毫升;二煎加开水约500毫升,煎取200毫升,合并2次煎液,分3次饭前服,每日1剂 。
【注意事项】忌荤腥、油腻、燥热的食品 。
痰湿内阻证
涤痰汤合胃苓汤加减
【组成】陈皮、清半夏、茯苓、竹茹、枳实、苍术、白术各10克 , 厚朴、泽泻、柴胡、萆薢、丹参各15克,木香6克,明矾3克,生山楂、丝瓜络各30克,草决明15克 。
【煎服方法】诸药同煎,头煎加凉水约700毫升 , 先浸泡约10分钟,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约30分钟 , 去渣取药液约250毫升;二煎加开水约500毫升,煎取200毫升 , 合并2次煎液 , 分3次饭前服,每日1剂 。
【注意事项】忌荤腥、油腻、燥热之品 。
痰瘀阻络证
浓痰丸加减
【组成】大黄10克,黄芩9克,礞石(碾细)2克 , 沉香3克,三棱9克,莪术6克 。
【用法】先煎大黄、黄芩、沉香2次,共取药汁300毫升,再将碾细的礞石加入并搅匀 , 分3次服 , 每次服药后饮热茶100毫升,每日1剂 。
【功效主治】痰瘀阻络型脂肪肝,症见胁肋痛,惊悸,大便秘结 , 眩晕耳鸣,多梦及神志异常等 。
寒湿内阻证
1.厚朴温中汤合平胃散
【组成】厚朴、陈皮、苍术各12克,炙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各6克,法半夏、干姜、车前草各10克,黄芩、黄连、生姜各3克 。
【用法】诸药同煎 , 头煎加凉水约700毫升,先浸泡约10分钟,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约30分钟,去渣取药液约250毫升;二煎加开水约500毫升,煎取200毫升,合并2次煎液 , 分3次饭前温服 , 每日1剂 。
【注意事项】忌寒湿之品 。
2.附子汤加减
【组成】制附子15克,白芍、茯苓各9克,川芎、白术各12克 。
【用法】水煎去渣,分2次空腹服,每日1剂 。
【功能主治】温经壮阳 , 祛寒化湿,主要作用于寒湿内阻型脂肪肝 。
气滞血瘀证
肥气丸和鳖甲丸加减
【组成】青皮、莪术、桃仁、泽泻、荷叶各12克,枳壳、当归、木香、三棱各10克,苍术15克,鳖甲、龟板各30克(先煎) , 大黄9克 。
【用法】先煎龟板、鳖甲1小时 , 余药同煎,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约30分钟,去渣取药液约250毫升;二煎加开水约500毫升,煎取200毫升 , 合并2次煎液,分2次饭前服,每日1剂 。
【注意事项】忌荤腥、油腻、燥热之品 。
脾肾阳虚证
肾气丸加减
【组成】干地黄15克,山药30克,肉桂、山茱萸各9克,泽泻、茯苓、牡丹皮、巴戟天各12克,炮附子6克 , 黄芩、黄连各5克 。
【用法】诸药同煎,头煎加凉水约700毫升,先浸泡约10分钟,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熬约30分钟,去渣取药液约250毫升;二煎加开水约500毫升,煎取200毫升,合并2次煎液 , 分3次饭前服 , 每日1剂 。
【注意事项】忌劳累、房事 。
脾胃虚弱证
枳实导滞丸加减
【组成】生大黄10克,枳实、焦神曲各15克,茯苓、黄芩、黄连、白术各9克,泽泻6克 。
【用法】水煎去渣,分2次服,每日1剂 。
【功效主治】健脾,消导,化积 。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脂肪肝患者 , 多用于伤酒食的患者 。
气血两虚证
八珍汤加减
【组成】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各12克,人参6克,炒白术、茯苓各15克,焦三仙、炙甘草各10克,生姜3克,大枣6枚,黄芩黄连各3克 。
【用法】除人参外,诸药同煎,头煎加凉水约700毫升 , 先浸泡约10分钟,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约30分钟 , 去渣取药液约250毫升;二煎加开水约500毫升 , 煎取200毫升,合并2次煎液,人参另煎2小时后兑入,分3次饭前服,每日1剂 。
【注意事项】忌劳累、恼怒、房事,避风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