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治疗秘方:降脂理肝汤

降脂理肝汤
【组成】泽泻10g 决明子30g 丹参10g 郁金10g 海藻30g 荷叶10g
【功效】化痰清源、活血化瘀、降脂理肝 。
【主治】脂肪性肝炎之气滞血瘀 , 痰湿蕴结 。症见胁肋胀痛,头晕,目昏,神疲乏力,厌油腻,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红暗,苔厚腻 , 脉弦滑 。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餐后服 。
【方解】方中用泽泻,取其利湿降浊以消脂,丹参活血化瘀理肝 , 二药用以为主 。决明子清肝化浊通便,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清热,“一切瘰疬瘿瘤顽痰胶结之证,皆可用之”,二药助主药泻浊降脂以为辅药 。佐以郁金行气化瘀 , 通络止痛,助丹参活血化瘀、疏理肝络,并能消除胁痛 。荷叶升清降浊,用以为使药 。如此化痰浊沉积,散瘀血积聚 , 则肝内脂肪得以消除 , 血中脂浊得以清降 。
【加减】胁痛加延胡索30g;便秘加生大黄3~10g或芦荟1~2g;血清酶学指标异常,加垂盆草、六月雪、平地木各30g;乏力且肝功能指标正常,加生黄芪10~30g,太子参10~30g;血脂指标异常,加生山楂15~30g , 莱菔子30g;体形肥胖、痰湿较重者 , 加冬瓜子15~30g 。
【点评】本方是张老自创的降脂理肝法拟定的,全方重在清毒,清痰毒、瘀毒,使源头清则无以生新毒 。经过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泽泻、决明子、郁金、丹参等都具有降脂保肝之功 。经过临床观察 , 该方取得了良好疗效 , 值得推广 。
【验案】某男,27岁 。2008年4月16日初诊 。
肝区隐痛2月余 。2008年2月觉肝区隐痛,纳差,恶心欲呕,乏力,服中药后症状减轻,但仍时有肝区隐痛 。2008年2月25日B超提示:脂肪肝 。ALT83IU/L,其余肝功能指标正常 。3月25日测HBV-DNA(-) 。刻下肝区隐痛,纳可 , 口干欲饮 , 乏力,大便1~2日一行(自服大黄),寐欠安 。舌尖红、苔薄白 , 脉细弦 。证属痰瘀互阻、热毒内蕴、肝络不和 。治以化痰活血、清热解毒、疏肝和络 。处方:丹参10g,郁金10g,泽泻10g,决明子15g,莱菔子30g,生山楂30g , 竹茹6g,陈皮6g , 垂盆草30g , 生大黄3g(后下),六月雪30g,佛手15g , 八月札15g,延胡索10g,夜交藤10g 。每日1剂,连服14剂 。
二诊(2008年4月30日):肝区隐痛,下肢酸软,纳可 , 胃脘胀闷 , 恶心,药后便调,寐安 。4月23日B超提示:不均匀脂肪肝 。4月22日测ALT43IU/L 。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弦 。原方加夏枯草15g,再服14剂 。6月3日B超示:肝未见明显异常 。再诊(2008年6月4日):胃脘不适,恶心 , 便溏 , 头晕,血压110/80mmHg 。舌尖红少苔,脉细 。予4月16日方去生大黄,竹茹改为15g,加旋覆花15g(包煎)、代赭石15g(先煎),再服14剂 。患者6月7日化验肝功能指标正常,6月16日CT提示:肝胆正常 。肝区无明显不适,继予中药调治善后 , 随访半年未复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