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囊旁出血是怎么回事

孕囊旁出血是怎么回事?孕囊旁为什么会出血?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要紧吗?关于B超说子宫里有血 , 是不是要流产?接下来看看下文具体了解一下吧 。
当B超看到这样的图像:

孕囊旁出血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B超医生会在您的报告单上这样写:
宫腔内液性暗区,请结合临床;
或者这样写:
孕囊旁出血/胎膜后积血/绒毛膜下出血......
总之就是子宫里面有不该出现的液体 , 多数情况是血,然后不管您有没有出血、腹痛等先兆流产的迹象,多数医生会建议您这样做:

孕囊旁出血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孕囊旁出血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孕囊旁出血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吃喝拉撒恨不得都在床上 , 天天吃药甚至打针,还得坐着轮椅甚至躺着,由家里人推着间隔2、3天来做一次B超 , 抽一次血——这样的治疗是否必须,又是否真的有效?
【孕囊旁出血是怎么回事】 今天结合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给大家讲一讲 。
什么是孕囊旁出血?
孕囊旁出血是一种最常见的早孕期异常超声表现,也被称为“胎膜后积血”或“绒毛膜下出血” 。就是在绒毛膜与孕囊之间或者子宫与胎盘之间有血液聚集,通俗点说就是出血和胚胎之间还隔着一层膜或者胎盘,发生原因不详 。
可以伴随有阴道出血,量多或少,也可以没有阴道出血等任何症状 。
文献报道,如果是正常的早孕人群,孕囊旁出血的发生率会比较低 , 如果是早孕期阴道出血的人群,孕囊旁出血的发生率可以高达40%以上 。
早孕期发生孕囊旁出血后 , 超声检查时可以发现在胚囊边上会有低回声的区域出现 , 其形态可为新月形、三角形或环形 。多数情况下孕囊形态正常或轻微变形,胚胎的心跳也在正常范围之内,这种情况下继续妊娠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胎心搏动较弱或者变慢,孕囊变形明显,则发生流产的可能性很大 。
出现孕囊旁出血 , 并不意味着就会发生流产,以下的几个因素会增加流产的风险:孕囊变形 , 胎心搏动变弱或者变慢 , 孕囊旁出血的面积比较大,同时出血阴道流血 。
孕囊旁出血的多少可以依据孕囊与周边出血面积的比例来评估,小面积出血指的是出血面积小于孕囊周边的1/3,中等面积出血为孕囊周边的1/3-1/2 , 大面积出血占孕囊周边的2/3或更大 。有研究发现,当孕囊旁出血面积大于280mm^2时,提示可能会发生阴道出血 。
试管婴儿(IVF)是个例外:
当然,以上的这些结论仅适用于非IVF妊娠的患者 。近期的研究发现,如果是IVF的早孕患者出现孕囊旁出血时,并不会明显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孕囊旁出血可能和IVF技术本身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不是流产的高危因素 。
但对于有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来讲,如果超声检查发现有孕囊旁出血,自然流产的风险会增加 。
补充孕激素保胎有用吗?
有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出现孕囊旁出血的患者,补充孕激素等保胎措施并不能有效的降低自然流产的发生率 。所以,一旦超声检查发现孕囊旁出血,不建议常规采用卧床休息和补充黄体酮等措施来进行保胎,可以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来随访孕囊的形状、胎心率和出血面积的变化情况 。
发现孕囊旁出血怎么办?
避免腹压增加
增加纤维和水的摄入,防止便秘;
适当休息(不是绝对卧床),禁止性生活,避免剧烈运动 , 避免提重物 。
B超监测血肿变化、孕囊形态和胎心
血肿增大、胎心搏动变弱或者变慢,孕囊变形明显 , 提示可能发生流产 。
注意:监测频率没有规范 , 因人而异,个人建议1周一次 , 直到血肿消失 。
自行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出现阴道出血或者出血量较前增多,应及时就诊 。
药物治疗
黄体酮加止血药物,是否必须,仍存在争议 。
事实上,多数的宫腔内积血 , 不用治疗也会自行消失,并不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尤其是发生在胎心正常、面积小、不伴有阴道出血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