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这些哺乳误区一定要远离了!

生完宝宝后,给宝宝母乳喂养就是一件大事了,那么,产后妈妈给宝宝哺乳 , 有哪些哺乳误区要注意呢?
喂奶看似简单,却不是每个新妈妈都能胜任 。妈妈们造吗,母乳是宝宝最天然的营养品,任何一位学识渊博的营养学家 , 都不可能创造出比母乳更适合于新生儿需要的代乳品呢!有些新妈妈没有经验,很容易进入误区,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误区,让宝宝健康成长 。妈妈们快来看看以下关于母乳喂养的8大误区 。

产后妈妈,这些哺乳误区一定要远离了!

文章插图
误区一:母乳喂养会使妈妈身材走样
很多妈妈都会担心 , 给宝宝母乳喂养会使胸下垂等问题出现,其实给宝宝喂奶不但不会使新妈妈的乳房下垂,反而会由于喂奶的关系让乳房变大,如果能配合适量的运动,乳房会比以前还要漂亮 。同时 , 由于亲自带宝宝,加上乳汁的分泌,会大大增加体能的消耗,可以帮助妈妈尽快恢复体形 。
母乳喂养不仅不会影响妈妈的健康,不但对宝宝的发育好,对妈妈也同样有益处 。首先,通过宝宝的吸吮,使妈妈体内产生大量的催产素,增加子宫收缩,促进恶露的排出 , 有利于子宫的恢复 。另外,母乳喂养还可以大大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 。
误区二:生气时喂奶
妈妈生气时或刚生完气就喂奶,会让宝宝吸入带有毒素的奶汁而中毒(人在生气时体内会排出毒素),轻的生疮,重的会生病 。
误区三:6个月以后就应该给孩子断奶
母乳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真的是这样吗?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新生儿从出生到6个月,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就能够得到成长所需全部营养 , 不必添加任何辅助食品 。6个月以后,婴儿成长所需养分,单纯依靠母乳已经不够 , 需要添加辅食 。在添加辅食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延长母乳喂养1至2年 。而且6个月不是绝对的底线 , 有些早产儿或者过敏体质的婴儿,由于身体的原因 , 拒绝或不能喂辅食,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到八九个月甚至更长,也一样营养俱全,健壮成长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失去营养价值 。
误区四:生病就不能喂养
没有什么病妈妈不能哺乳,除了艾滋病 。哪怕是乙肝也不要紧,现在宝宝出生后会马上打乙肝疫苗 , 其实接种以前就可以开始哺乳了 。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乙肝会通过母乳传播,反倒是有这样的研究:两组妈妈,一组是乙肝携带者,另一组是健康人群 , 观察宝宝得乙肝的比率,结果是一样的 。其实分娩的时候感染乙肝的风险比喂母乳大得多 。如果宝宝将来不幸得了乙肝 , 最有可能的是分娩时感染的,而不是因为母乳喂养 , 妈妈的母乳里其实有乙肝病毒的抗体细胞 。

产后妈妈,这些哺乳误区一定要远离了!

文章插图
【产后妈妈,这些哺乳误区一定要远离了!】 误区五:吃药就不能喂养
妈妈用药前可以先问一下医生是否会影响哺乳,如果宝宝已经大了 , 开始吃辅食了,或者服药物的副作用比不喂母乳更大,那么再来平衡一下 。
误区六:喂奶时逗笑
宝宝吃奶时若因逗而发笑,可使喉部的序门打开,吸入的奶汁可能误入气管,轻者呛奶,重者可诱发吸入性肺炎 。
误区七:一次只喂一边
一次只喂一边 , 乳房所受的刺激减少 , 泌乳自然也就减少了 。为此,每次哺乳应尽量两边都喂 。即使宝宝吃了一边乳房的奶水就饱了,妈妈也应排空另一只的奶水 。
误区八:睡卧哺乳
忙碌一天后到夜间,特别是后半夜宝宝要吃奶时,朦朦胧胧中给孩子喂奶 , 很容易发生危险 。哺乳妈妈无论有多累,都应该像白天一样坐起来喂奶 , 喂奶时光线不要太暗 , 要能够清晰地看到孩子皮肤的颜色 。喂奶以后要竖抱并轻轻拍背,待宝宝打了“奶嗝”后再放下 。稍观察一会儿,如果安稳入睡再关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