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避孕四大法宝 你更喜欢哪个呢?

在正常怀孕的状况下,发生性行为都是安全的,但是孕妈妈难免会担心对胎儿造成影响,而拒绝另一半或是无法尽兴享受亲密时刻 。卸货后,除了忙于照顾宝宝之外,生理上也需要时间恢复 , 什么时候可以和另一半重温旧梦呢?若无怀孕计划,又是否应立即采取避孕措施呢?

产后避孕四大法宝 你更喜欢哪个呢?

文章插图
1、视生理恢复状态
产后要面对各种不适,例如为让恶露顺利排出的子宫收缩、为帮助子宫复位的骨盆韧带拉扯、耻骨联合处复原等疼痛,或是因为生产造成的会阴部裂伤、腹部伤口等 。建议自然产4周后,剖腹产2~3个月后,再恢复性生活会较理想 。恢复性生活就应避孕
2、恢复性生活就应避孕
一般而言,在规律的月经周期下,可以大致推算排卵期及安全期,但是产后生理机能恢复的过程,会受个人体质、母乳哺喂状况、情绪压力等因素影响 。产后平均6个月,才会恢复具“规律性”的月经周期 。因此,在此阶段难以通过月经周期推估安全期 。基本上,自然产而且没有哺喂母乳的妈妈,产后8周左右就会恢复正常排卵 。门诊中,也遇过产后第2个月就验出怀孕的例子 。因此,只要卵巢恢复排卵就有怀孕的机会 , 但在无法预测的状态之下,若是短期并无怀孕计划,一定要避孕 。
产后避孕四大法宝 你更喜欢哪个呢?

文章插图
3、避开排卵期能成功避孕?
每个女性的体质不同,月经周期长短不一,有些人相当规律,也有人毫无规律性可言,若要计算排卵期得先找出规律性 。避开排卵的危险期是可以避孕的,但是许多心理、生理或环境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激素的分泌 , 进而干扰卵巢排卵 。
产后避孕四大法宝 你更喜欢哪个呢?

文章插图
4、哺乳抑制排卵
产后身体会产生“泌乳激素”来制造奶水,而泌乳激素能够抑制促使卵巢滤泡成熟的雌激素 。若是没有哺乳 , 或是哺喂次数减少、奶量降低,泌乳激素会逐渐减少、停止分泌,而卵巢受雌激素的影响就会开始恢复运作 。也就是说,哺乳会抑制排卵 , 进而影响月经的到来,所以哺乳被视为避孕的方式也不全然错误 。
有妈妈全母乳哺喂,所以对于产后月经没来也无甚怀疑 , 经过检查才发现,月经没来是怀孕的结果 , 并非哺乳所导致 。另外,也有些妈妈虽全母乳哺喂,月经还是在产后第2个月就出现,或者是在宝宝4~6个月大开始尝试辅食,使哺乳次数与奶量递减,产后的第1次月经很快报到,甚至也有喂母乳1年多月经都没来的情况 。因此,无论产后是否有哺乳,只要短期内无计划怀孕,皆应重视避孕问题 。
产后避孕四大法宝 你更喜欢哪个呢?

文章插图
5、启动产后避孕计划
保险套、避孕药、子宫内避孕器、计算安全期、避孕环、避孕贴片或结扎等避孕方式不胜枚举,每种避孕方式都有不同的优缺点 。有哺乳需求的妈妈,或是产后生理恢复状况不同的妈妈,应如何聪明选择?
保险套
使用保险套避孕,能直接阻挡精子进入女性体内,使用方便、获取容易 , 但避孕失败率却比其他方式高,最主要的原因是“使用方式不正确” 。除了部分男性不喜欢戴上保险套的感觉 , 忽略全程使用的重要性之外,若保险套的质量不佳,在使用过程中破裂,导致精液还是可能进入女性体内并与卵子结合 。
建 议
为降低感染风险 , 子宫内避孕器会选择在产后月经第1次结束后再装 。月经周期的规律尚未恢复前,安全期计算并不准确,另外有些哺乳的妈妈对避孕药的接受也不高,因此,正确使用保险套相对较合适 。
【产后避孕四大法宝 你更喜欢哪个呢?】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是女性避孕的常见方式之一,一般在药房就能买得到 。避孕药成分多为雌激素和黄体酮复方,通过干扰激素,抑制卵巢排卵 。口服避孕药的避孕效果成功率达95%~99%以上,但常见现象是“忘了吃” 。一旦中断服用,避孕效果便会减弱,增加受孕机会 。
建 议
对于产后哺乳的妈妈们来说,为了给予宝宝最营养、最纯净的母乳,从饮食上就会特别把关 。虽然避孕药的成分通过母乳作用在宝宝身上的分量相当少,但是多数哺乳的妈妈都不会选择此方式 。产后没有哺乳的妈妈,若是选择使用口服避孕药避孕,要注重服用的规律性 。
避孕药是高浓度的雌激素和黄体酮的复合物,如果有长期抽烟的习惯或有血栓、代谢问题,需由专业医师评估是否适合服用 。若是有中风、心肌梗塞等病史,不建议使用 。
产后避孕四大法宝 你更喜欢哪个呢?

文章插图
子宫内避孕器
子宫内避孕器的避孕原理是干扰胚胎在子宫着床,因需由妇产科医师置入与取出,对于一般女性来说接受度较低 。子宫内避孕器的避孕效果达95%~97% , 置入后,平均一个可以使用6~7年,取出也相当方便 。
建 议
临床上,对于有规律性生活及接受度较高的产后妈妈,建议产后第1次月经结束之后,确认子宫内膜全部排出后,再将避孕器置入 , 能降低感染风险 。子宫内避孕器对身体来说毕竟是“外来物”,自然会有感染风险,但是对产后有哺乳需求的妈妈来说,却是较安全的选择 。
产后避孕四大法宝 你更喜欢哪个呢?

文章插图
安全期
具有规律月经周期的女性,可通过推算排卵期,选择在安全期发生性行为,便不用担心卵子会有受精的可能 。一般而言,女性的排卵日会在下一次月经来临前14天左右,而卵子进入输卵管后会停留2~3天,若此期间无受精,卵子便会萎缩并随着增厚的子宫内膜排出体外 , 形成经血 。
建 议
大多数的女性产后半年左右,才会恢复规律的月经周期,尤其是哺乳的妈妈,受激素的影响,排卵受到抑制,产后何时恢复排卵因人而异 。产后避孕不建议利用此种方法 , 应以其他避孕方式代替会较理想 。
6、产后短期内怀孕的风险
国外期刊相关研究表明 , 产后平均1年9个月再怀孕会比较理想 。若妈妈短期无怀孕计划,会建议自然产至少休息1年,剖宫产休息1年半至2年,让子宫能够得到充裕的恢复时间 。尤其是剖宫产手术,需将腹壁肌肉层、子宫,层层切开,再缝合,若伤口还没完全复原,怀孕时的子宫以及腹部被撑大,会增加子宫破裂的风险 。
虽然临床上产后不到1年就怀孕的例子相当多,也都顺利产子 。过去曾有妈妈剖宫产两胎间隔太近 , 在剖宫手术中发现 , 子宫壁薄到犹如易碎的玻璃纸 , 还可以透视羊膜内的胎儿 。若是再延迟手术的时间 , 很可能会因胎儿变大 , 持续将子宫撑大而造成破裂 。因此 , 若剖宫产的妈妈 , 两胎间隔太近 , 第二胎的生产周数会安排在38周左右,降低子宫破裂的风险 。
7、子宫破裂
怀孕后期或是生产过程中子宫组织裂开称为“子宫破裂”,大多发生在曾进行剖宫产或接受子宫手术的女性身上 。子宫破裂不但会造成母体大出血,而且切除子宫之外,胎儿致死率也高达50%~70%,是产科急症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