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用药需谨慎!


哺乳期,用药需谨慎!

文章插图

哺乳期妇女用药的原则[1]
1、为了哺乳期妇女的健康和乳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权衡利弊,如所用药物弊大于利 , 则应停药或选用其他对母亲和婴儿危害小的药物和代替治疗措施;
2、对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
3、必须使用禁用类药时应停止哺乳 。
4、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并密切观察乳儿的反应,必要时检测乳儿的血药浓度,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哺乳期妇女服药时间[2]
对必须接受药物治疗的哺乳期妇女,因乳汁中药物浓度随血药浓度波动较大,因此服药时间的选择对哺乳期安全用药非常重要 。若其于哺乳后立即用药,则可保证下次哺乳时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 。若为口服药物,则还应考虑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故应选择母体最快的吸收方式服药 , 如一般药物应于空腹时服药,而脂溶性高的药物则于进食时服药 。
哺乳期妇女用药疗程[2]
哺乳是一个长期过程,用药疗程对哺乳期安全用药也至关重要 。如果哺乳期妇女须长期用药,而药物对婴儿有较高风险,则应考虑暂停哺乳 。如果仅为短期用药(呼吸道感染等),则应尽可能考虑缩短用药疗程,一旦病因消除,应立即停药 。
哺乳期禁忌使用的药物
1、退乳药:中药炒麦芽、花椒、芒硝等 , 西药左旋多巴、麦角新碱、雌激素、维生素B、溴隐亭、阿托品类和利尿药等能减少乳汁分泌,哺乳期禁用 。只用于母亲退乳时 。
2、氯霉素类药物[3]:对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由于肝脏解毒功能尚未建立和健全,若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容易发生中毒,抑制骨髓功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引起致命的灰婴综合征 , 哺乳期妇女禁用 。
3、四环素物[4]和多西环素:这两种药都是脂溶性药物,易进入乳汁,影响婴儿骨骼、牙齿发育而导致珐琅质发育不全 , 引起永久性的牙齿发黄,并可使乳幼儿出现黄疸 。哺乳期妇女禁用 。
4、抗甲状腺药物:甲硫氧嘧啶可由母乳的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抑制婴儿的甲状腺功能 。哺乳期妇女口服硫脲嘧啶可导致婴儿甲状腺肿和颗粒性白细胞缺乏症 , 故禁用 。
5、抗病毒药[5]:如金刚烷胺,常有临床医生将其给患者服用以抗感冒 。哺乳期妇女服用此药后,可致婴儿呕吐、皮疹和尿储留 , 故禁用 。
6、激素类药物:皮质激素类、性激素类可干扰婴儿的发育,禁用 。
7、抗癌药:哺乳期妇女患了癌瘤时,抗癌药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会引起骨髓抑制 , 出现颗粒性白细胞减少,应停止哺乳 。
8、磺胺类药物[1]:如磺胺异噁唑、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磺胺脒、丙磺舒、甲氧苄啶、制菌磺、双嘧啶片、复方新诺明等药物,属弱酸性,不易进入乳汁,对婴儿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但是因为婴儿药物代谢酶系统发育不完善,肝脏解毒功能差 , 即使少量药物被吸收到婴儿体内,也能产生有害影响,导致血浆内游离胆红素增多;还可使某些缺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乳幼儿发生溶血性贫血 。所以在哺乳期不宜使用此类药,尤其是长期、大量或长效 磺胺制剂,应限制哺乳期妇女使用 。
9、喹诺酮类药物[4]: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等 。经动物实验证明,此类药物能影响幼龄动物的软骨生长,致婴幼儿软骨病变,并有中枢神经毒性作用 。因此,哺乳期妇女应禁用,以免影响乳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
10、氨基苷类:如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等药物,可使哺乳的婴儿听力降低 。
11、含有放射性成分的药物:放射性成分能够通过血浆进入乳汁,影响婴儿发育 。
哺乳期间谨慎应用的药物
1、心血管药物和抗高血压药
大多数心血管药和抗高血压药 , 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几乎没有任何风险,但胺碘酮和某些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在哺乳期应当慎重 。此类药物如阿替洛尔、纳多洛尔和索他洛尔主要通过肾脏排泄,醋丁洛尔通过肝脏及肾脏排泄 , 其活性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由于新生儿肾功能不成熟,这些药物可以在体内累积,导致新生儿发生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胺碘酮可以分泌到乳汁中 , 由于该药半衰期长且胺碘酮含有37%的碘,有诱发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可能 。因此在胺碘酮治疗期间应停止母乳喂养 。
2、精神调节药
此类药物如抗焦虑、抗抑郁和神经安定药等大部分在母乳中的浓度较低,但均有较长的半衰期 。长期用药时一旦停药则婴儿可出现停药反应 , 表现为不安定、睡眠时有惊扰、过多啼哭及抖动等 。地西泮也可通过乳汁,使婴儿嗜睡、吸吮力下降等[6] 。因此,需权衡母乳喂养的益处及母亲的临床需要并慎重选择 。
【哺乳期,用药需谨慎!】 3、抗抑郁药物及锂制剂
母乳中抗抑郁药 , 氟西?。ò儆墙猓⒍嗳健⑸崆趾惋?在乳汁中的浓度低,但母乳喂养的婴儿中氟西汀致肠绞痛和多塞平的镇静作用,甚至有新生儿锂中毒的报道 , 症状为肌张力低下、嗜睡和T波倒置 。因此,哺乳期妇女如果必须应用锂制剂,应当严密监测婴儿的锂水平和甲状腺功能 。
4、抗精神病药与精神安定药
含氯丙嗪、氟哌啶醇的母乳,对婴儿有镇静和发育评分降低的风险[6] 。地西泮(安定)是一种常用的急诊用药,该药的累积作用是对母乳喂养儿主要的担心 。单剂应用不会导致累积 , 但是长期应用可导致乳儿吃奶差、镇静和体重丢失 。地西泮的半衰期为43小时,而劳拉西泮(氯羟安定)为12小时,咪达唑仑为2~5小时 。因此,当急诊需要单剂作为镇静时,可以考虑应用半衰期较短的咪达唑仑或劳拉西泮替代地西泮 。
5、抗癫痫药[7]
哺乳期妇女应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被认为是可接受的 。因为 , 估计其婴儿暴露于这些药物的水平为治疗剂量的3% ~5% 。在母乳喂养儿中,不良事件的报道包括肝功能障碍(卡马西平所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苯妥英钠所致)和血小板减少症及贫血(丙戊酸钠所致) 。相反,母亲摄入苯巴比妥、乙琥胺或扑米酮的母乳喂养儿在母乳中接受的药物浓度较高 , 分别为治疗量的100%(苯巴比妥)、50%以上(乙琥胺)和10%以上(扑米酮) 。并且,镇静作用已在含苯巴比妥的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发生 。
6、抗结核药[8]
异烟肼、利福平等使用中虽然对婴儿尚无肯定的毒副作用,但由于抗结核药需长期使用,为避免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最好停止哺乳 。
7、泻药[4]
缓泻药可透过乳汁使婴儿腹泻 。
8、抗凝血药
肝素由于其分子量大而不转运到乳汁中 , 即使是少量转运到乳汁中 , 肝素被婴儿摄食后也在婴儿的胃中迅速被破坏 。哺乳期应用肝素是安全的 。华法林的蛋白结合率高,进入乳汁量极少,但早产儿摄入含华法林的乳汁后有脑室内出血的危险,哺乳期母亲应用该药的婴儿都应监测抗凝血指标 。
参考文献
[1] 齐武强,杨晓婷.妊娠期及哺乳期合理用药[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9):20-22.
[2] 陈力,赵文艳,张伶俐,张川.药物进入乳汁的机制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安全[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5):654-657.
[3] 张力,刘兴会.抗菌药物在妊娠及哺乳期的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 24(6):407-408.
[4] 刘凤琴.哺乳期用药对乳儿的影响因素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9,18(1),63-65.
[5] 韦善学.妊娠期与哺乳期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0):119-120.
[6] 汪春运.妊娠和哺乳期的精神分裂症治疗[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6):371-372.
[7] 陈蕾,周东.抗癫痫药物在哺乳期癫痫女性中的合理应用及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3):264-268.
[8] 李力,易萍.妊娠与哺乳期抗结核药物的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6):425-42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