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寄生虫,是对动物性寄生物的统称 。中医学早已认识到寄生虫停留体内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因此寄生虫也可归属在病因的范围 。人体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钩虫、蛲虫、绦虫、血吸虫等 。中医学与西医学中某些寄生虫的名称虽然有所不同,但对寄生虫致病症状等方面的论述却是一致的 。现将几种常见寄生虫的形成和致病特点分述如下:
   1.蛔虫
蛔虫,又称“蚘”(同蛔)、“长虫” 。多因食入不洁之饮食,虫卵随之入口寄生于肠道所致 。蛔虫病多见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轻者阵阵隐隐作痛,或吐清涎;重者疼痛较剧,常于食后发作,呕吐蛔虫,或在腹部可触及条索状虫块,或大便排出蛔虫 。若蛔虫钻入胆道,可见突发脘腹剧痛,吐蛔,神情烦躁,四肢厥逆,又称为蛔厥 。蛔虫病常伴有面色萎黄,或在面部见白斑,巩膜蓝斑,唇内有粟状颗粒;或伴有睡时磨牙,经常鼻痒,或食欲反常 。
2.钩虫
在古代医家的著作中,没有明确提出钩虫这一名称 。但在《诸病源候论》中所描述的伏虫症状与钩虫相类似 。《寿世保元·九虫形状》说:“诸般痞积,面色萎黄,肌体羸瘦,四肢无力,皆缘内有虫积 。或好食生米,或好食壁泥,或食茶炭咸辣等物者,是虫积 。”古书记载的黄胖病、黄肿病、疳黄病,民间所称的桑叶黄、懒黄病,大多都是钩虫所致的疾病 。夏秋温暖潮湿的季节,是钩虫致病的有利时期,多由手足皮肤直接接触被钩虫蚴污染的泥土,从而被感染致病 。其初起手足皮肤指趾间等处出现皮疹、瘙痒、灼热、丘疹、小疱,甚则溃烂,与此同时,可见有肺部症状如咳嗽、喉痒、胸闷等症 。继则见脾胃失运的腹胀、恶心、呕吐、便溏以及异嗜症,如喜食生米、泥土、木炭等 。后期因钩虫寄于肠道吸收水谷精微,故人体可见气血亏虚证,如面色萎黄,或虚胖,体倦乏力,气短,心悸,唇舌和爪甲色淡,甚至全身浮肿 。
   3.蛲虫
【寄生虫】关于蛲虫的病证,古书记载较为详细 。《诸病源候论》说:“蛲虫犹是九虫内之一虫也 。形甚小,如今之蜗牛状 。亦因脏腑虚弱而致,发动甚者,则能成为痔瘘,……诸疮 。”《外台秘要》认为“蛲虫多是小儿患之” 。《寿世保元》对蛲虫病证作了进一步描述:“蛲虫者,九虫内之一虫也 。在于肠间,若脏腑气爽,则不妄动 。胃弱阳虚,则蛲虫乘之,轻者或痒,或虫从谷道中溢出 。重者侵蚀肛门疮烂 。”蛲虫病多因饮食不洁、脾胃虚弱所致,以儿童为多见 。蛲虫寄生在肠道,临床以肛门奇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安为特点,有时夜间在灯光下可观察到肛门周围有蠕动的细小白色虫体 。病久可见胃纳减少,身体消瘦等症状 。
4.绦虫
古称“寸白虫” 。《诸病源候论·寸白虫候》说:“寸白者,九虫内之一虫也 。长一寸,而色白,形小扁 。”《景岳全书·诸虫》也说:“此虫长寸许,色白,其状如蛆,母子相生,有独行者,有个个相接不断者,故能长至一、二丈 。”绦虫的形成多因进食生的或未经煮熟含有囊尾蚴的猪肉或牛肉,使其寄生肠中所致 。其临床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食欲亢进,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并且大便中常排出白色体扁的虫体节片 。另外,根据囊尾蚴寄居的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病证 。如在脑部可导致癫痫;在皮下、肌肉,可见皮下结节 。
5.血吸虫
古代医家的著作中,虽没有血吸虫这一名称,但对包含血吸虫病在内的症状论述较多 。《灵枢·五味》说:“男子胀病,为犯蛊毒也 。”《诸病源候论》说:“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名水蛊也 。”《肘后备急方》则描述道:“若唯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名曰水蛊 。“腹内转侧有声,此其候也 。”血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