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藏来答】最全的唐三彩特点总结及其鉴定和真假对比!
唐三彩实际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 , “三”在古汉语中又有“多”之意 。这些陶塑属唐代制品 , 又因色彩丰富 , 有翠绿、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 , 故其称作“唐三彩” 。也有观点认为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红、绿、白三色 , 而有“三彩”之名 。建国以来 , 唐三彩之名长期沿用至今 , 专业研究者则多以“唐彩色釉陶”之名称呼 。

概括起来 , 唐三彩大致可分以下种类:人物塑像 。人物塑像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俑类 , 唐三彩的俑也有多种 , 大型作品如文官俑、天王俑 , 还有人首兽身的镇墓俑或镇墓兽 。中小型作品如男女立俑、骑马男女俑、胡俑、戏弄俑等 。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及镇墓兽通常出土于身份很高的皇亲国戚和官吏墓中 , 这些作品一般身材很高 , 有的七八十厘米 , 有的可达一百多厘米 。
动物塑像 。在各种动物塑像中 , 马和骆驼最为引人注目 。在唐三彩中出现如此之多的马和骆驼 , 是当时的社会发展现实写照 , 也与历史相一致 , 集中反映了当时发达的社会经济 。唐三彩中还有其他造型的动物 , 诸如:猪、羊、兔、鸡、鸭等 。
生活用具 。唐三彩中最常见的是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器具 。
模型 。作为陪葬品中的一个方面 , 唐三彩模型的多样化是显而易见的 , 为了使那些已死去的人过上生前相同的生活 , 一些有身份的人墓中通常会被安排置放各种不同的模型 , 在历代墓葬中均可见到 。
由于人们接触唐三彩真品的机会有限 , 存在着唐三彩鉴定难的问题 。笔者根据自己长期的追踪摸索 , 探索出一套鉴定唐三彩的新方法 。
1.造型?—?独特造型 千姿百态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三彩骑马俑 高31.2厘米 长29厘米 (真品)
唐三彩是唐代工匠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创作 , 与当时的社会风俗、生活环境、审美意识、制作材料、工艺水平密不可分 , 因此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均能表现出生动逼真的神态 , 生活气息浓郁 。从出土的唐三彩来看 , 唐代工匠雕塑水平非常高而且技艺娴熟 , 人物、动物比例协调 , 人物的面部、五官、表情、身姿、手势变化有致 , 各种动物或静、或动 , 形象生动 , 自然传神 。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三彩骑马俑(仿品)
仿制品的制作 , 一是按原物 , 二是按图片 , 三是在原型上创新 , 四是臆造 。仿者虽然在造型上下了一番工夫 , 但由于雕塑功底欠缺 , 再加上现代工匠与唐代工匠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不同 , 所以通常的情况下仿品 , 造型生硬 , 比例不协调 , 面部呆滞 , 有的线条过于规整;真品圆形器物底足一般呈“飞棱”状 , 并在棱尖外修一刀 , 这在碗、盘、瓶、执壶、钵等器物上最常见 , 而仿制品往往缺少这道工序 , 只能达到60%至80%效果 。但如今个别仿造高手也已克服上述缺陷 , 达到以假乱真地步 。
2.釉色?—?入窑一色 出窑万千
唐三彩的施釉方法 , 常见的有两种 , 即分区施釉法和点彩施釉法 。分区施釉法是在不同部位涂上不同的釉色 , 几种釉色同施在一件器物上 , 釉色之间的组合和交融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效果 , 即窑变 。点彩施釉法 , 是用毛笔在器物的一些部位点上大小一致或不一致、或点状、或块状的点 , 或带状线条 。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长颈瓶 (左真品 右仿品)
唐三彩埋入地下 , 历经千余年 , 受土壤环境和土壤中化学物质如酸、碱的侵蚀 , 夺目的光泽已变得柔和莹润 , 釉面的开片均匀细小 , 有规律 , 开片四边微微上翘 ,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片与片之间的间隙有锈蚀的土沁、银沁 , 类似于汉代绿釉陶壶的泛铅现象 。用肉眼直接观察 , 从侧面看釉面的表层 , 生成一种像蝇翅一样的薄层 , 开片之间像是鼓起的线条 , 这即是唐三彩的“包浆” 。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盖罐 高31厘米 (真品)
就唐三彩的仿制品而言 , 有些方法为了去除釉面耀眼刺目的光泽 , 往往采用氢氟酸去光 , 再用碱中和 , 因此看上去很生涩 。近年来 , 工艺大师们以研究烧制出了釉面开小片的方法 , 一次成形 , 但开片坚硬 , 有的过于细碎 , 有的纹路杂乱无章 , 开片往往产生个别纹线过长的现象 , 釉面无蝇翅“包浆” 。有的虽然也制作上了一层银片或出现五色虹光 , 但像是浮在釉面上的一层薄雾 , 很浅薄 , 而且不牢固 。另外 , 一些瓶、罐、壶、碗等器物真品的器底和圈足往往不施釉 , 使器物部分露胎 , 底足很干净 。而仿品全部施釉 , 底足往往黑而脏 。真品釉色自然柔和 , 釉中开片细而均匀 , 釉面的突起感、翘起感如苍蝇翅膀上的纹路一样 , 釉面很干很薄 , 无积釉或少积釉现象;而仿品釉色过于艳丽、刺目 。釉中开片大小不均 , 有生硬感 , 釉面常有积釉现象 , 釉面干涩 。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盖罐 (仿品)
3.胎质?—?声音强弱 真假难辨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 , 首先是对胎料进行选择和加工 。唐三彩大多采用比较纯净的高岭土加工而成 , 这种土质较为细腻 , 可塑性强 , 成型后不易开裂、变形 , 是制作各种陶器上等的材料 。选用的矿土需要经过挑选、舂捣、研磨、淘洗、沉淀、揉搓、捏练、陈腐等系列工序加工成备用的陶泥 , 然后才能使用 。从出土的器物胎体来看 , 唐代的工匠们对胎料的选择不是很精 , 胎质中含有石英颗粒等矿物杂质 。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残片 (真品)
洛阳与西安出土的唐三彩胎质有所不同 , 胎料中含有微量的铁质 。因烧成温度和炉内气氛的差异 , 烧成后的胎体颜色有白色、淡粉色或淡黄色等多种 , 胎质不是很精 , 胎质中含有如同石英的微小颗粒 , 并有其他矿物杂质 。从胎体坚实度来看 , 有的因烧成温度高 , 胎体比较坚硬;有的因烧成温度低 , 胎体硬度小一些 , 胎体较疏松 , 釉层容易剥落 。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仿品
所以从胎质上鉴别真品为陶胎 , 胎质白中泛浅红、浅黄色 。胎土细、实 , 含有矿物杂质 。由于大多从墓中出土 , 历经千年时间 , 器物露胎处有风化现象;仿品多为瓷胎或以石膏为胎 , 胎质洁白、细腻 , 无风化现象 。同时 , 杂质少 , 叩之声音响亮 , 上手手感过轻或过重 。
4.工艺?—?传统手工 方法多样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鸡首壶 高23.8厘米 (真品)
唐三彩的工艺制作一般采用先雕塑 , 后翻模 , 再按坯 , 最后粘接组装 。同时采用轮制和捏制的方法 , 无论是在俑类和器物类都留下了这些工艺痕迹 。人物、动物多为分段制模 , 用手按坯 , 用陶泥粘接 。从出土实物来看 , 这些痕迹非常明显 , 仔细观察这些三彩身体内部的胎面上 , 许多都留有唐代工匠的指印 。扁圆体三彩器物如扁壶等 , 侧面基本都有对接及刀削痕 。再如钵、罐、瓶、水注、盘、碗等采用轮制法 , 制作过程中留下的细小弦纹清晰可见 。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鸡首壶 (仿品)
仿制品有的采用注浆工艺 , 器物胎体上看不到捏塑和轮制以及合模泥粘工艺 , 其制作方法与真品迥然不同 , 成品手感较轻 。圆型器物有的是在注浆或模制成型后放在转盘上 , 利用转盘的旋转用工具划出一道道轮制的痕迹 , 但弦纹看上去线条不自然 。有的采用与唐代相类似的模制按坯工艺制作 , 但组合后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器皿都显得笨拙 , 比例不协调 , 线条生硬 。还有的过于精雕细做 , 画蛇添足 , 让人感觉不到唐代三彩的神韵 。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初唐时期的高鬓发髻
5.彩绘?—?浓装淡抹 面目清晰
通常情况下唐三彩人物俑凡是没有衣物遮住的皮肤均不施釉 , 如人物的脸部、颈部、手部 , 一般采用彩绘 。头发、眉毛、眼睛、胡须、巾帽等用黑色 , 口唇和面颊用朱红 。人物的五官、须眉描绘的细致入微 。这些彩绘历经千年颜色已经变淡变薄 , 且渗入胎体 。仿制品的彩绘颜色鲜艳清晰 , 看上去比较浮 , 勾画的线条不干净利落 , 人物表情显得呆滞 , 所用笔法描绘的往往不到位 , 与真品有一定的差别 。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女佣 (仿品)
6.手摸?—?光而不涩 突落有致
唐三彩经过千年的地下埋藏 , 器物表面受地下酸、碱、盐等物质的侵蚀 , 釉面均留有自然、适度的光滑感 , 用手仔细触摸有一种“涩滞”的感觉 。仿品则因为生产时间不长 , 器物表面没有经过酸、碱、盐等地下化学物质的千年腐蚀 , 釉面新而明亮 , 手摸釉面光滑而顺手 , 没有真品的“涩滞”的感觉 。经过打磨作旧的仿品 , 虽然器物表面没有那种光滑明亮的感觉 , 但这种高仿品往往在器物表面留下了摩擦的痕迹 。如果侧光仔细观察 , 在器物表面就能看到经过打磨而产生的一道一道的摩擦痕 , 用手抚摸器物 , 有刺手的感觉 。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鸭首杯 高9.3厘米 (真品)
7.鼻嗅?—?老土凝重 新土清香
唐三彩用鼻嗅 , 能闻到一种老坑的味道 。使用陶土新制作的仿品 , 用鼻嗅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用石膏制作的仿品则能嗅到一股石膏味 。经过作旧的仿品 , 有的能闻到刺鼻的化学味道(用硫酸浸泡过) , 有的则能嗅到腥臭味(在粪池中泡过) 。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鸭首杯 (仿品)
8.吸水率?—?水过必清 胎质变化
唐三彩的胎料因为经过了精心的淘洗 , 陶土颗粒细 , 密度大 , 吸水率不是很高 。仿品如果为瓷胎 , 则吸水率比真品低 。仿品如果是用石膏或石膏加水泥制作的 , 由于没有经过火的历练 , 胎质不那么缜密 , 吸水率比真品高 。也有用陶土做胎新仿制的唐三彩 , 这种仿品因所用陶土淘洗不精 , 陶土颗粒较真品大而粗松 , 致密程度较差 , 因此吸水率较真品要高 。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七星盘 (真品)
唐三彩有何特色

文章插图
七星盘 高6.7厘米 直径26.7厘米(仿品)
【唐三彩有何特色】上述八点是鉴定唐三彩最值得注意的关键 。另外 , 笔者把鉴定过程归纳为八个字:“望、闻、听、切、心、眼、感、悟” , 通过对唐三彩的比较研究 , 笔者认为唐三彩最精品应该是由巩义黄冶窑生产的 , 陕西铜川黄堡窑偶有精品 。黄冶窑的唐三彩创烧于初唐 , 目前所见多为盛唐和中唐时期 , 这种唐三彩一直延续到晚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