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头的冲泡方法,冲泡老茶什么是关键

冲泡老茶什么是关键

老茶头的冲泡方法,冲泡老茶什么是关键

文章插图
1、醒茶:在品饮前的一至两周,可以用茶针将其撬开解块,然后收放于洁净的紫砂、紫陶等材质的醒茶罐中 。
2、选水:将水放入天然陶土制成的水缸二次净化,水会带有一丝清甜味 。
3、取茶:取茶的时候讲究均匀,不宜整块投放,而应选择均整小块,泡出的茶才不至于前面寡淡无味,后面浓得发苦 。
4、水温:由于老茶储存时间较长,如果水温稍欠,难以使其充分析出内质 。
老茶头的冲泡方法当您苦闷于不能冲泡出茶品的真性味时,不妨针对其优缺点,尝试变换冲泡的技艺 。所以,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老茶的冲泡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老茶的冲泡方法:
1、滗干泡法:每泡茶汤尽出,不留茶根 。这样可以很好地欣赏一道茶的水路变化,看是否耐泡,体验每一泡汤不同的汤色、香气、滋味等变化 。
2.留根泡法:即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 。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 。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此时,可长时间闷泡 。留根闷泡法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使其每一泡的变化不那么突兀 。
3.煮泡法:适用于选料较粗老的茶品,如经过轻度潮水工艺的粗老茶 。煮泡法若采用西式玻璃器皿,即可以看到水滚茶漂的动感画面,也可以欣赏茶汤的色彩如何一丝一缕沁润开来的过程,可以增加不少乐趣 。若采用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陶器那又是另一番风味了 。
4.特殊冲泡法:有些高香而质弱的茶品冲泡很特别,以高温快速洗茶一道,第一泡略闷,结合“留根泡法”,后续冲泡则快进快出 。
5.修正法:稍有杂味而内质较好的老茶品,洗茶及前两泡可以高温处理,后续冲泡则以大幅降温闷泡处理;质优而香气、汤色不足的新茶品,洗茶高温略闷,冲饮时高温且节奏加快 。
老茶的产生原理:
普洱熟茶在经过人工洒水渥堆发酵的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繁殖,使茶堆中间的温度逐渐升高,茶叶通过自身含有的酶发酵,慢慢变成熟茶 。在这个过程中,每过一段时间,就要人工把茶堆内外翻几翻,以免茶堆中间温度太高把茶焖焦 。发酵过程中经过反复不断地翻,茶叶在揉捻时分泌出的粘稠的果胶将有些未能彻底翻到的茶叶粘在一起变成一团一团的疙瘩,这些茶疙瘩内还有更多的微生物参与发酵 。等茶叶发酵完毕后,这些一团一团品相不好的茶叶疙瘩就会被拣出来,用手或机器把它解开,然后放回到茶叶堆里,但有的实在粘得太牢了,如果要解开的话就会将茶叶弄碎,只好另外放成一堆,就是“茶头”了,一般茶头占总渥堆量的0.8~1.5% 。
老茶的外观内质:
外观:
干茶头色泽为褐色,自然卷曲紧致呈不规则团状,团块大小不一,相对紧结,干净无其他附着物 。
内质:
1、香气——以陈香为主.
2、滋味——滋味稍醇,口感滑粘、甘甜;
3、汤色——红明透亮(色度,亮度,透视度);
4、叶底——红褐色或褐色,富有弹性 。
特点功效:
老茶头除了有普洱熟茶的内质外,还含有更丰富的果胶质 。相比正常的熟茶,丰富的果胶质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主要有:一是非常耐泡;二是茶汤醇厚柔滑,汤色透亮;三是对肠胃道的保健功效明显:饮之清凉解渴,帮助消化解牛羊热毒及酒毒,祛除疲劳,提神醒脑,减肥降脂等 。
看了“老茶的冲泡方法”的人还看:
1. 茶道知识:泡茶的步骤
2. 玄米茶的冲泡方法
3. 茶道基本知识
4. 黑茶冲泡方法
4、盖碗泡茶三要素:分别是()()()1、投茶量
2、泡茶的水温
3、出汤的时间
这三个要素在冲泡茶叶的过程中,要根据茶品的不同,饮茶人的不同,器具材质及容量等的不同,而适度调整,应“看茶泡茶,看人泡茶” 。
当我们面对一款不了解的茶时,建议用以下三种不同的方式试茶:
①正常地冲泡,由淡到浓,再由浓到淡,再到无味至味 。
②轻柔地冲泡,使茶汤淡雅清甜,能较好地体现茶叶本质的优秀,同时也能很好地规避茶叶的某些缺点,比较适合刚入门喝茶的人,也适合晚上喝茶 。
③浓重地冲泡,使茶汤馥郁芬芳,香高味浓,韵味悠长持久,这种方式可以冲泡出茶叶内质的实相,优势和劣势都会清晰地呈现出来 。
经过这样对一款茶的试探,就会慢慢地对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会真正做到“看茶泡茶,看人泡茶”了 。
看茶泡茶:要了解茶的特性,如产地、品种、制作工艺等,才能更客观地冲泡出茶的色香韵味
看人泡茶:了解饮茶人喝茶的喜好,才能更好地泡出令彼此愉悦的茶汤 。
1、温度
泡茶的水温是茶人泡茶时最重要的把握,虽说冲泡各类茶品的水温理论上会有很大区别,但对于初学泡茶的人来说,还是要在实践中找到自己最喜欢冲泡每一款茶叶的水温 。
水温高,冲泡出的茶叶内质丰富且真实,一泡茶叶的优点和缺点都会在高水温冲泡中显现;水温稍低,可规避茶叶缺点,但对于茶叶内质的释放不利,反复试过之后,水温的高低,泡茶时间的长短,就能掌握得当 。切记: 先要“好喝”,再要“专业” 。
2、角度
这是对泡茶手法的特别量化,也是对泡茶专业度的体现 。
不同角度的注水,会使不同条型、不同内质的茶叶呈现出不同的茶汤口感 。用水流与碗壁形成的角度,来借力发力,让水流瞬间发生力的作用,如颗粒型茶的上下翻动,条索型茶的有序旋转,进而可以达到水与茶的融合 。
3、力度
冲泡茶叶的力度对于茶叶内质的释放及茶汤的口感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注水力度静缓轻柔,细流慢冲,茶汤的口感细腻圆融,香气悠远;注水力度稳重快速,再配合水流的角度,茶汤的口感就会饱满醇厚,香气高扬且立体 。
1、定点低斟
定点注水(没有茶叶的地方),细流慢冲,茶的内质释放舒缓、协调,呈现汤感的润滑度、细腻度,能更好地体现茶汤的韵味 。
如果冲泡块型茶,每次注水定点于块型茶上,以便紧结的块型茶舒展,呈现茶汤的饱满度 。
适合冲泡:适合紧压茶的润茶,冲泡普洱茶(生、熟)、黑茶等 。
2、定点高冲
定点注水,水流高冲,使茶叶上下翻滚,利于茶叶舒展,茶的内质释放快速,利于激发茶香,使香气高扬,增加茶汤的饱满度、丰富度,但要避免直接击打茶叶 。
适合冲泡:高香型的茶,例如芽型的红茶,球型乌龙茶等 。
3、定点旋冲
定点注水,煮水器壶口内斜与杯壁呈45°角注水,借力发力,让水呈涡流般旋转,用水流带动条索型茶叶有秩序地排序和均匀地释放内质,让角度和力度完美结合,呈现汤感的协调性、层次感、饱满度 。
适合冲泡:如条索型的乌龙茶、红茶(叶型)等,能让条型的茶在水流的作用下整理得有秩序 。
4、定点熏蒸
定点注水,使茶叶浮在水面缓缓上升,让茶叶通过水的热气浸润慢慢苏醒过来,可以呈现茶汤的甘润,提升茶叶的鲜爽度 。
适合冲泡:级别高、品质特征偏鲜爽的叶型茶,如年份短的高级白茶(白壮丹、贡眉),还有多种的叶型绿茶等 。
5、覆盖式冲泡
以N字形水流覆盖式注水,使茶叶不漂浮在水面,全部得以浸润,以实现茶汤的协调感和饱满度 。
适合冲泡:叶型较大且轻的茶叶,以及紧实的块型茶等 。
1、润茶的目的
普通的茶叶润茶,是为了茶汤的纯净度,温润的水快进快出,不饮用,直接弃掉,也不做为温杯之用 。
品质好的茶叶润茶,是让茶叶慢慢舒展、醒来,和缓地释放内质,让我们喝到的首泡茶汤醇和饱满,滋味纯正 。
2、什么茶可以不润茶
对于确定生长环境优良,采摘时间适时,制作标准极高的茶叶,以及存放环境正确的老茶,对于这样一泡来路清晰的茶,就可以直接品饮 。
3、润茶的注意点
每一片叶子都要润到,借以保证第一水的茶汤醇和饱满,协调 。切忌润茶不完全彻底,润茶弃水之后还有部分干茶,这样第一水茶汤就会寡淡,不够饱满 。
润茶时间不宜过长,只有块型茶及球型茶稍作停留 。
4、老茶润茶
(1)冲泡老茶
多选用紫砂壶或陶壶,有利于保持泡茶的温度,呈现茶汤的陈韵、饱满及厚重 。
润茶之前先温壶并保持相对高的壶温 。
(2)用热气醒茶
用沸水把壶的内外温热透彻,把水弃掉之后投茶,但不要注水,先把壶盖盖上,用沸水淋壶三周,让老茶在热气的温润之中慢慢苏醒 。
(3)用水醒茶
温器、淋壶、醒茶之后,此时煮水器里的水温大约是90°左右,用90°左右的水温润老茶是最适合的 。一款陈放多年的老茶,从取茶,到投茶,再到润茶,都是在慢慢苏醒的过程中,因此润茶时最好不要用沸水猛激干茶,以免茶汤有燥浊之感 。
泡茶,就是在一呼一吸之间安顿 。行茶的那一刻,无需考虑是心在前,还是手在先,形意是心神的外化,形神合一就在随时随刻的当下 。
【老茶头的冲泡方法,冲泡老茶什么是关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