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别称 关于春节的传说


春节的别称 关于春节的传说

文章插图
春节的别称:新春、岁节、年节、新禧、新年、大年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
【春节的别称 关于春节的传说】
春节的别称 关于春节的传说

文章插图
春节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在春节期间各个地方都会以不同的活动形式来庆祝 。而且春节在中国里的历史已经超过了4000多年,在不同的时代,春节名称不同 。
春节的别称 关于春节的传说

文章插图
先秦时期称春节为“改岁”、“献岁”、“上日”、“元日” 。两汉时期称春节为“正日”、“岁旦”、“正旦” 。魏晋南北朝时期称春节为“岁朝”、“岁首”、“元辰”、“元日”、“元首” 。唐宋元明时期称春节为“新正”、“新元”、“元旦”、“元”、“岁日” 。清代时期称春节为“元旦”、“元日” 。
春节是1914年才出现在中国人的字典里 。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 。1914年,民国政府把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当年,民国政府内务部提出请示汇报,“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得到批复后,民间才将过年称作春节,于是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