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辅食吃什么?添加辅食四大错误常识

宝宝辅食的误区【宝宝辅食吃什么?添加辅食四大错误常识】1、选择蛋黄作为宝宝的第一辅食
很多人选择蛋黄作为宝宝的第一辅食,其实是错误的 。蛋类是引起宝宝过敏的一大因素,不能作为宝宝的第一辅食 。宝宝的辅食应该从婴儿营养米粉开始,因为婴儿米粉充分考虑了宝宝的营养均衡和肠胃健康 。然后逐渐在米粉中添加蔬菜泥、水果泥、蛋黄、肉泥等,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规律逐项进行添加 。
2、用喂辅食取代喂奶
有的妈妈为了让宝宝吃辅食,就人为减少喂奶量,让宝宝被迫接受;还有的妈妈认为六个月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少吃点也没关系 。其实,一岁之内母乳(或配方奶)仍是宝宝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辅食添加不能影响总的奶量,那种以牺牲奶量来增加辅食摄入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
3、给宝宝喂过量的汤水
传统饮食观念认为鸡汤、排骨汤富含营养,经常给宝宝喝汤 。其实汤的实际营养价值并不高,含水量大,能量密度低,会增加肠胃负担 。喝了过量的汤水还会影响母乳(配方奶)的摄入,不利于宝宝的成长 。
4、在辅食中添加食盐等调味品
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多吃辅食,会加入很多调味品,其实是非常错误的 。宝宝的味觉习惯正处于发育中,对调味品的刺激比较敏感,加调味品还容易造成宝宝挑食或厌食,过量食用食盐也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 。
辅食添加初期,给宝宝吃啥好米粉
初期给宝宝添加辅食,应该由米粉开始 。相对于其他辅食,米粉是最不容易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因而常被作为宝宝的第一辅食 。一开始可以先给宝宝吃5克左右的米粉(相当于一汤勺),用温水调成稀糊状给宝宝吃,为了便于宝宝接受,米粉最好调稀一点,或用配方奶冲调米粉 。如果宝宝消化比较好,便便也正常,间隔3-5天可以增加米粉量到10克,逐渐给宝宝增加 。
半流质淀粉食物
添加的原则应该由稀到稠,在宝宝适应流质辅食后,可以逐渐给宝宝添加半流质的淀粉食物,比如米糊、蛋奶羹等 。半流质淀粉食物比较稀软烂、易消化、易咀嚼、含粗纤维少,可以促进宝宝消化酶的分泌,锻炼宝宝的咀嚼、吞咽能力 。
蔬菜水果泥
常常被妈妈们制作成泥糊的蔬菜水果有:苹果、桃子、草莓、香蕉等水果,以及土豆、南瓜、胡萝卜等蔬菜 。水果可直接用匙刮成泥,而蔬菜则需要先蒸煮熟透后,再刮成泥状给宝宝吃 。
给宝宝吃蔬菜水果泥时也应该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先给宝宝吃一小勺,宝宝适应后,逐渐增至一大勺,切勿过急,避免宝宝出现厌恶心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