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方法


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方法

文章插图
养生导读: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 , 各种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 , 简称脑瘫 。小儿脑瘫是一种因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实质损害 , 如外伤、感染、出血等都可能导致脑瘫的发生 。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 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感知异常等 。常致终生伤残 , 影响正常生活 。脑瘫属于中医“五迟”、“五软”、“五硬”、“痿证”、“痴呆”等范畴 。那么 , 中医怎么治疗小儿脑瘫呢?
一、小儿脑瘫的中医、中药理论
脑瘫中医主要是因胎气怯弱 , 先天禀赋不足 , 多导致小儿肝肾 , 精血不足 , 脾气亏 , 肌肉僵硬或松软无力 , 而产生五迟、五软、五硬的病症 , 根据其临床表现辨证应归属于五迟、五软、五硬的范畴 。脑瘫属于中医疑难病症 。治疗原则应以补益先天肾气 , 填精益髓为主 , 兼顾培育后天脾胃之气 , 调理饮食并去邪 。


1、五迟 , 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
五迟主要是由于肾藏精气不足 , 先天胎禀不足 , 后天护理不当 , 哺养不利.使后天水谷之失养 , 气血虚弱 。肾主髓、肝主筋 , 使筋骨痿软 , 站立不稳、延迟行走 。肾主骨 , 齿为骨之余 , 使牙齿迟而不出 。心主血 , 血为发之余 , 患儿头发稀黄迟出 。如果气血不充 , 心不能主神明 , 肾不能生髓 , 脑髓不充 , 技巧不出 , 患儿低智 , 反应迟钝 , 说话晚或不会说话等 。
辨证分型为:
(1)、肝肾不足治法:补肾养肝主方:加味六味地黄丸 。
(2)、心血不足治法:补心养血主方:菖蒲丸 。【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