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蛙几厘米可以去繁殖 角蛙怎么繁殖


角蛙几厘米可以去繁殖 角蛙怎么繁殖

文章插图
【角蛙几厘米可以去繁殖 角蛙怎么繁殖】1、亲蛙优选配对 。角蛙经过2~3龄达到性成熟,选择个体健壮、体型完美、色彩艳丽、血统纯正的雌雄性个体作为亲本,同时避免近亲繁殖;成体雌雄辨别并不困难,雄蛙体型较小,最大约10cm左右,嘴巴的比例也比较小 。雌蛙的体型比较大,最大约15cm,而且嘴巴占身体的比例更大 。雄性在繁殖季节会发出“呱呱”的鸣叫求偶 。用手轻按雄蛙的腹部也可以刺激它发出鸣叫,雌蛙就几乎不会叫或是只会发出低沉的喉音 。
2、交配 。在自然繁殖条件下雄少雌多,一般采用2~3只雌性配1只雄性,以保证受精效果 。自然条件很少有角蛙繁殖,因为很不容易找到合适的配偶配对 。目前出售的人工饲养个体大部分都是雌性,极少雄性个体 。所以个人饲养者繁殖成功的也较少 。尽管角蛙饲养容易,体格又壮硕,但是繁殖却是难以把控的技术,因为角蛙必须经历1~2个月的干燥低温期的特殊环境才能诱发交配,将配对好的雌雄角蛙放在铺满潮湿水苔的小缸中再放在阴凉处所,温度严格控制在20~21℃,让水苔自然干掉即可 。但缸中还是需要置放小水盆,以备不时之需,让其自然交配,也可使用注射蛙类催产激素的办法刺激交配和产卵,方法和使用剂量按说明书操作 。
3、产卵及胚胎发育 。将人工选育配对交配成功后的雌蛙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水陆具备、布满水草的水池(槽)内,并控制好水温、酸碱度及溶氧等,雌蛙会将卵产出附着于水生植物旁 。角蛙的胚胎发育(受精卵变成蝌蚪)需要2~3天的时间,不同的种类差异很大,如中国林蛙胚胎发育累计需7天左右,而牛蛙只需5天左右,棘胸蛙却要l0天左右 。胚胎发育又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温度、溶氧量、酸碱度、机械振荡和盐度,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 。在适温范围内,温度高发育快 。温度在14℃以下或者37℃以上胚胎发育停止或发生畸形,甚至死亡 。角蛙的胚胎发育可以分为不同时期,一般可细分为25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一定的发育时间 。
4、蝌蚪培育 。由于新出生的蝌蚪就有同类弱肉强食的习性,所以水中必须放入较多水生植物供其躲藏,有条件的可将蝌蚪各自隔离饲养 。蝌蚪生长迅速,只要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变态转化为角蛙 。
5、蝌蚪的摄食方式与鱼类相似,将粉状食物与水同时吸入口腔,然后将水从鳃裂处压出,食物被吞下;另外,蝌蚪口缘的角质齿,能啃下食物微小颗粒,与水一起吞入口中 。蝌蚪的食物种类有藻类、原生动物、昆虫、水生植物碎片等 。如牛角蛙蝌蚪的食物有藻类植物、单子叶植物、浮游动物、有机颗粒及腐败有机物等 。人工饲养表明,角蛙蝌蚪能取食豆饼、麦麸、蚯蚓粉、鱼粉、鱼肉、动物内脏等 。由此可见,蝌蚪以吃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人工饲养时,可通过驯化,食物可逐渐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而吃配合饲料 。
6、变态管理 。角蛙的变态是指角蛙的幼体(蝌蚪)变成成体的过程 。也就是为了适应成体蛙的陆栖生活,改变幼体水中生活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 。主要表现为:蝌蚪的尾部和鳍褶被吸收并完全消失;鳃被吸收、鳃裂闭合、围鳃腔消失;角质齿和角质颚脱落,口部形态发生变化 。泄殖腔管退化;某些血管退化和双循环形成;四肢发育;中耳发育与第一咽囊相连,鼓膜发育;眼从头的背部突出并长出眼睑;舌长出;皮肤结构发生变化,上皮层增加、表皮细胞角质化、皮肤腺体发育并沉入结缔组织层,皮肤出现新的颜色和斑纹;各器官系统逐渐分化、发育和完善 。在变态过程中整个身体缩小 。该期间主要是保持水质清新,满足身体变态的营养需要,同时在池内设置缓坡帮助其顺利登陆,提高幼蛙成活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