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观

【治疗观】  (一)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 不治已乱治未乱 。”并形象地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 乱已成而后治之 , 譬犹渴而穿井 , 斗而铸锥 , 不亦晚乎!”未病可分为四种状态:
  ①健康未病态 , 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
  ②潜病未病态 , 即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 , 但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状态 , 病理信息的发展尚未达到“显化”的程度;
  ③前病未病态 , 指机体的病理信息已有所表露 , 但在临床上尚不能明确诊断其病证类型 , 即疾病处于早期阶段 , 刚刚呈现少数先兆症状或体征;
  ④传变未病态 , 即某一脏器已有病 , 根据传变规律及器官相关法则将要影响其他器官发病但尚未发病的状态 。所以 , 治未病应当包括未病先防和早治防变等内容 。
  未病先防 , 是指在健康未病态时 , 采取各种措施 , 做好预防工作 , 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般多从扶助正气、纠治体质气质偏差、讲究卫生、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等方面着手 , 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 防止病邪入侵 , 减少发病几率 。《丹溪心法》指出:“是故已病而后治 , 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 , 所以明摄生之理 。”说明未病先防多属于中医养生学的范畴 。早治防变 , 是指针对潜病未病态、前病未病态及传变未病态 , 要早期诊治 , 截断病传 , 防止疾病的深入发展和传变 , 将病理损害减少到最小程度 , 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此属于基本治则的范畴 。
  (二)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 , 是指在治疗疾病时 , 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本质 , 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 。治病求本是贯穿于中医治疗学始终的重要观念 ,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曾形象地比喻治病求本的重要性说:“本之为言 , 根也 。世未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木 。澄其源而流自清 , 灌其根而枝乃茂 , 自然之经也”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早已提出:“治病必求于本 。”对于“本”的具体涵义 , 前人理解、表述并不一致 。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认为“本于阴阳”;朱震亨《丹溪心法》认为“不离于阴阳二邪”;张介宾《景岳全书》指出本于表里虚实寒热;周慎斋《慎斋遗书》认为本于病因病机;而李中梓《医宗必读》则认为本于脾肾 , 各言其一个方面 。然就中医临床实践看 , 病机不仅包含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及病势诸要素 , 也包含病原体、机体反应性、体质等因素 , 是中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 因此 , “本”当指疾病的病机 , 此与中医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精神也是一致的 。
  机体内在的病理变化 , 总会表现出一定的症状、体征 。但病理变化的本质 , 有显而易见者 , 有幽隐难明者 , 有真假疑似者 , 有症见于彼而病在乎此者 , 有内在微观病理改变而症状体征暂缺如者 , 因此 , 临床就必须借助望闻问切及现代检测手段 , 仔细收集资料 , 并根据中医基本理论 , 准确辨析病机 。只有抓住并解决病变的根本机理 , 才能做到治病求本 。“直取其本 , 则所生诸病 , 无不随本皆退”(《景岳全书·求本论》) 。从本质与现象的范畴看 , 全部基本治则都体现了治病求本的精神 , 因此 , 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学最基本的治疗观 。
  (三)知常达变
  常与变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临床上 , 各种疾病过程 , 其表现和机理是极其错综复杂的 , 有时又掺杂着多种特殊变因 。正如李中梓《医宗必读》所说:“病无常形 , 医无常方 , 药无常品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亦指出:“病有经有纬 , 有常有变 , 有纯有杂 , 有正有反 , 有整有乱 , 并有从古医书所无之病 , 历来无治法者 , 而其病又实可愈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疾病过程 , 在抓住疾病共性的同时 , 还要做到“药贵全宜 , 法当应变”(明·俞弁《续医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