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地震带 中国四大地震带特征分析


中国四大地震带 中国四大地震带特征分析

文章插图
中国位于太平洋环向地震带的边缘,主要地震活动分布在四大地震带,分别为东北晋蒙地震带、江淮地震带、西南地震带、西北地震带 。
东北晋蒙地震带为典型的内陆地震带,沿晋蒙黄土高原西部的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三省的北部和东北部延伸至西伯利亚,以高发震烈度计为7度以上的地震为特征,主要发生在河北、内蒙古和黑龙江三省,是中国现代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震带,并且发生的地震规模也最大,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3年汶川大地震等 。
江淮地震带位于长江流域西部和淮河流域东部,以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省为主,高发震烈度为6级及以上的地震最多,如:1976年江苏盐城地震、1975年湖南洪湖地震等 。
西南地震带位于青藏高原西南边缘,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以高发震烈度为6度以上的地震为特征,如: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1975年云南腾冲地震等 。
西北地震带位于内陆高原西北边缘,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四省,以高发震烈度为7度以上的地震为特征,如:199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震、1927年陕西榆林地震等 。
【中国四大地震带 中国四大地震带特征分析】总的来说,中国四大地震带的特征是:东北晋蒙地震带以高发震烈度计为7度以上的地震为特征,江淮地震带以高发震烈度为6级及以上的地震最多,西南地震带以高发震烈度为6度以上的地震为特征,西北地震带以高发震烈度为7度以上的地震为特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