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汤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去皮)木香 桂(去粗皮)芎藭 赤芍药 白术 槟榔(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 当归23克(锉,炒)
制法上九味,粗捣筛 。
功能主治主腹部胀痛,肠鸣,不思饮食 。
用法用量每服10克,以水150毫升,煎取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去皮)3枚,当归(切,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甘草(炙)1两,芍药1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3分 。
制法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室女月水不利,攻腹刺痛 。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四十四: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去皮,生用)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麦糵(炒)1两,白术1两,肉豆蔻3枚(去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甘草(炙)半两 。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
功能主治脾虚胀闷,喘息不匀,涕唾稠粘,不思饮食 。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豆蔻汤” 。
摘录《圣济总录》(人卫本)卷四十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去皮)1两,人参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甘草(炙,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
制法上为粉末 。
功能主治进食和气 。主脾胃气冷热不和 。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去皮)1两半,厚朴(去粗皮,姜汁炙)2两,桂(去粗皮)1两,高良姜1两,当归(锉,焙)1两 。
功能主治厥逆冷气,上攻心痛,不食 。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 。每服4钱匕,以水1盏,煎取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千金》,名见《朱氏集验方》卷三:草豆蔻汤别名豆蔻散
处方草豆蔻1两(去皮) 。
功能主治心腹胀满短气 。
用法用量豆蔻散(《仙拈集》卷一) 。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千金》,名见《朱氏集验方》卷三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去皮)半两,藿香(用叶)半两,丁香1分,白术半两,桂(去粗皮)1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山芋半两 。
制法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和胃下气 。主干呕 。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2个(擘破),粟米少许,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2枚(去皮),高良姜1分,人参1分,甘草1分,干木瓜(锉)1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桔梗(炒)半两 。
制法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小儿洞泄不止 。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水7分,加生姜2片,同煎至4分,去滓,分3次温服,乳食前各1次 。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兰室秘藏》卷上:草豆蔻汤处方泽泻1分,木香3分,神曲4分,半夏(制)5分,枳实5分,草豆蔻仁5分,黄耆(春、夏去之)5分,益智仁5分,甘草5分,青皮6分,陈皮6分,茯苓7分,当归7分 。
制法上为粗末,都作1服 。
功能主治腹中虚寒胀痛,少食难消,或胃脘疼连小腹 。
用法用量水2大盏,加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食远温服 。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去皮)1分,黄连(去须)1两 。
制法上为粗末 。
功能主治霍乱心烦渴,吐利不下食 。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乌豆50粒,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御医撮要》: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4两,肉豆蔻2两,人参1两,甘草5两,白檀香半两,茯苓2两 。
制法上为细末 。
功能主治醒酒和气 。主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如茶点进 。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御医撮要》
《古今医彻》卷三: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煨)5分,高良姜5分,广皮5分,陈神曲(炒)5分,吴茱萸(汤泡)5分,茯苓1钱,半夏1钱,炙甘草3分 。
功能主治客寒犯胃,或过食生冷,中脘疼痛,手足厥逆,脉见弦紧 。
用法用量加煨姜1片,水煎服 。
注意非脉实症寒者,勿轻用 。
摘录《古今医彻》卷三
【草豆蔻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