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是指南针,司南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司南是指南针吗

司南是指南针,司南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文章插图
司南是指南针,司南是现今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司南是中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是古代华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发明 。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河北磁山一带 。据近代考古学家猜测,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勺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 。发现的唯一一件实物在四川成都 。
司南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是的 。司南是古人的叫法,现代称为指南针,罗盘结构最为复杂,三者都能指示方向 。
罗盘,司南,指南针的区别司南是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就是早期的指南针,司南和指南针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司南是指南针,司南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1、所用材料不同
司南是用硬度为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琢磨制成;指南针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制成的 。
2、外观不同
司南是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指南针是用带有磁性的钢针和表盘制成的,依靠地磁作用保持指南性能 。
司南是指南针,司南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文章插图
3、便携性不同
司南是由磁石磨制而成的,因体积和重量的原因不便于携带;指南针比较小巧,适合随身携带 。
4、性能不同
司南的磁性较弱,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指南针在司南的技术上有很大的改进,性能稳定,准确性有很大的提高 。
中国早期的指南针也被称为什么中国早期的指南针也被称为司南 。
“司南”之称,始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终止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因为司南古义不断演化,使它与一系列的古代发明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载司南的最早的文献是《鬼谷子》,其中写道:“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谋篇)从《鬼谷子》中的记载可以看出,郑人去“取玉”,必须要带上司南,就是为了避免方向的迷失 。
司南是指南针,司南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文章插图
文献记载
《论衡》中有“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杓可通勺,故王振铎先生认为司南是磁勺子,这是司南磁勺子的最重要证据 。但杓有第二读音,念biao(同标),指北斗柄三星,又称为玉衡 。《甘石星经》有“杓三星为玉衡" 。柢通底,指北斗底的璇玑二星,所以刘秉正先生认为《论衡》中的司南应解释为北斗,当北天的北斗的勺柄指向地面(北方)时,勺底的二星指向南方 。
司南追随者有什么区别1、用途:司南是早期的指南针,两者均是判别方位的简单仪器 。
2、材料:
司南:用硬度为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琢磨制成 。因磁石磨制,体积和重量都不便于携带 。
指南针: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制成 。便于携带 。
3、技术:司南是指南针的鼻祖,技术含量不及指南针 。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
指南针:是在地磁作用下保持指南性能的,有四种不用的放置方法,方便、准确 。
4、性能:
司南:磁性较弱,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 。
指南针:在司南的技术上有很大的改进,性能稳定,准确性有很大的提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