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洋片里面是啥样的,什么是把世界拉近的“拉洋片”

拉洋片里面是啥样的

拉洋片里面是啥样的,什么是把世界拉近的“拉洋片”

文章插图
拉洋片为四周安装有镜头的木箱,箱内装备数张图片,并使用灯具照明 。表演时表演者在箱外拉动拉绳,操作图片的卷动,观察者通过镜头观察到画面的变化 。通常内置的图片是完整的故事或者相关的内容,表演者同时配以演唱,解释图片的内容 。
什么是把世界拉近的“拉洋片”拉洋片也叫洋景 。《陪都纪略》中所记的洋景是:
洋照像,显微镜 。
画成篇,手乱动 。
若要看,坐板凳 。
往里瞧,更高兴 。
如真人,极乐境 。
妇女不应 。
孩子爱看拉洋片
拉洋片里面是啥样的,什么是把世界拉近的“拉洋片”

文章插图
清末由河北传入北京后进了盛京 。初起的形式是:以布做墙围成直径约两丈的场地,里面可容纳二十至三十位观众 。有画挂于人前,画面高约二点五米,宽约三点三米,上绘各地山水兼人物,一张画成一卷 。观众看完一张后,演员用绳索放下另一张,同时,用木棍指点画面并做解释 。另有人打着锣鼓招揽观众 。后经多年变化,其表演形式为:用一木制箱,分上下两层,每层高约零点八米、长约一米 。下层的正前面有四个或六个圆形孔,孔中嵌放大镜 。箱内装有八张“西湖十景”,故此作“西湖景” 。后来有了西洋风光照片,才改称为“西洋景”,也叫“拉洋片” 。演员用绳索上下拉动替换 。观众都是坐在小窄板凳上观看 。两人坐一凳 。箱右边有个与十不闲相似的锣鼓架子,演唱者一边拉动锣鼓,一边演唱 。比如下面这两段唱——
往里看来往里观,
奉天小河沿在里边 。
往里瞅来又一回,
外国王子来打围 。
一枪打倒猩猩怪,
两枪打倒大老黑 。
拉洋片里面是啥样的,什么是把世界拉近的“拉洋片”

文章插图
拉洋片的拽绳
拉洋片有以下表现方式与技巧 。西湖景内行人称“小四门儿” 。花钱的观众可以看全八张,围观者只能看到一两张 。前面我们已描述过 。
琉镜也称琉璃镜 。比大片略小,每张画面不超过一米,画面固定,分前后两排,有布幔围挡,布幔挖孔,前后各嵌十二块圆形放大镜 。内容除清代故事外,还有时事新闻等 。民国初年,三大枚铜子儿可连看二十四张 。
推片观众坐在长条板凳上 。将片放于木制箱中,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八张,每张片不过半尺 。此种片需两人表演,一个推动底层的一张片子,顶动另一张供观众换看画片;一个在另一侧接过底层片子送入上层 。旁边不花钱的观众只能看上层的片子,中层的看不到 。演员表演时,也是把中层的片子说唱得神秘,夸赞得有趣,引人花钱 。
水箱子箱体木制,用绳索连接画片,上下拉动 。最后一张画面,镶有立体偶人,与箱外绳索连接,拉动绳索,偶人即舞动起来,做各种动作 。箱的底部装有许多朝上的小水管,箱底放一水桶,取水由箱上口灌入 。水通过高处管道的压力,从小管向上喷出,或涌或流,与偶人的动作相映成趣 。其曲目大都与水有关,如《水漫金山寺》等 。
大洋船箱体木制,形似轮船,船的周围有圆形放大镜,箱内设有机关连接活动偶人,牵动绳索,偶人做单人舞蹈、双人舞蹈等表演 。有的内容不雅,因此艺人谢绝妇女观看 。在没有电视的那个时代,人们通过洋片,看看中外各地风光,也感到满足 。
拉洋片里面是啥样的,什么是把世界拉近的“拉洋片”

文章插图
老沈阳抚近门前拉洋片的
拉洋片艺人有时也上杂耍园子表演,只有唱段,而无洋片 。此外,相声中有个传统曲目《拉洋片》 。甲演洋片艺人,乙演一观众 。甲强迫乙观看,不看就打其头 。这也是洋片艺术在相声舞台上的再现 。
《沈阳文史资料》中有仰岳岱的文章《第一商场一游》,文章较详细记述了拉洋片 。1923年至1943年,奉天第一商场兴乐园东北门的场地上,常有几摊拉洋片的 。洋片艺人大多数是河北保定市三河县人,其中最著名的艺人有个叫丰义的男子 。洋片的内容五花八门,比如有大上海、武汉三镇、奉天城等地的风景画,同时贴有一些摩登女郎画片的“节目”;有贴着《老妈开嗙》《黄爱玉上坟》等评剧故事画面的洋片 。在两次直奉战争之后,也出现了一些时事洋片,如《黎元洪总统登基》《枫泗桥》《五胜关大战》《兵打乱石山》等 。有的洋片还带着活动机关,艺人们高喊:“小板一盖就要变哪,电灯也要看哪,火车还冒烟哪,都在这里边哪……”拉洋片的唱词为上下句,通常上句落仄声,下句落平声;上句起韵,下旬入韵;一韵到底 。唱词均以七言为基本,句前可加“三字头”,句式中或嵌字,每段唱词少则四句,多则七八十句 。
拉洋片的演唱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其内容多是劝世之作 。语言幽默、诙谐(尤其是段落结尾之句),加之由上而下的滑音拖腔,形成独特的风格 。唱腔为由河北民间小曲传入沈阳后与东北语音结合而成 。基本唱腔为小曲体,有两种:一种为四句体,另一种在二三句间夹若干半说半唱的平腔上下句 。
拉洋片的传统曲目有《纣王宠妲己》《渔樵耕读》《刘伯温修造北京城》《夸美人》《大花鞋》《秦英征西》《水泊梁山》《戏出儿》《妓女告状》《小寡妇上坟》《庚子年闹义和团》《水漫金山寺》《二姑老爷拜年》《怕》等 。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又出现了《井冈山会师》《平型关大战》等 。还有的地方把洋片搬上舞台,改为大画面,观众在台上观看 。有《土改翻身》《送郎参军》等,取名为“新洋片”,有声有色,好听好看,东北书店就出版过《新洋片》唱本 。这种形式一直传到20世纪70年代 。80年代后,传统拉洋片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在沈阳北陵公园还曾展览演出过 。
与拉洋片类似的还有“小电影” 。开创人朱振甫,原是沈阳市电影院的放映员,后来改行在青年班里吹小号,人送绰号“朱洋号” 。他设计了一个特制的有八个棱的大暗箱,六面各安了一个窥镜,可供十几个人同时观看 。一面是放映小电影的放映口,以阳光或灯光通过玻璃镜的反射为光源,把十六毫米的电影胶片用手摇电影放映机映在暗箱内的幕布上 。当时放映的小电影多为滑稽片 。此外,还有立体的《全本白蛇传》,它把电影、洋片及木偶的特点集于一堂,令当时的观众拍案叫绝 。比如《全本白蛇传》的“游湖借伞”中展现了西湖旖旎风景;“端阳惊变”中出现了白蛇现形的情景;“水漫金山”中有鱼虾鳖蟹助阵,大水上涨寺庙也被浮起的景象 。艺人把一瓢冷水泼了下去,小舞台上顿时会“波涛汹涌、喷泉四溢” 。如此放映,活灵活现,令人目瞪口呆 。这种小电影一直传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约存在了三十年左右 。
【拉洋片里面是啥样的,什么是把世界拉近的“拉洋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