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孔子的核心思想有哪些,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还是仁

我觉得至圣先师孔子的核心思想有以下几点:
一是《中庸之道》,这是贯穿整个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根据人性与道德的特点,提出了儒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 。称为:“执中贯一”法 。
二是提出三纲五常维护统治阶级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思想,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三是在《大学》篇里提出了如何“修、治、齐、平”的修身养性,持家为国的整个次递修练过程,为培养专业人材提供了具体要求与指导 。
四是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求学悟道过程:
“十五志立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后来者修学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五是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为广大基本群众参与学习文化知识,进尔参与政治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
至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为人处事原则,也是孔子核心思想的组成部分 。


你觉得孔子的核心思想有哪些,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还是仁

文章插图


你觉得孔子的核心思想有哪些,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还是仁

文章插图


你觉得孔子的核心思想有哪些,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还是仁

文章插图


你觉得孔子的核心思想有哪些,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还是仁

文章插图


你觉得孔子的核心思想有哪些,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还是仁

文章插图


你觉得孔子的核心思想有哪些,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还是仁

文章插图
从孔子的整体思想体系看来,他并不是奴隶制度的拥护者,而是一位封建社会主义者 。
【你觉得孔子的核心思想有哪些,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还是仁】他首先提倡“泛爱众,而亲仁”,是“仁者爱人”,是“诲人不倦”,是“有教无类”,利益应“取之有道”等等,而不是主张压迫、剥削 。同时,他主张“天下为公”,就是世界大同,天下太平 。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并不是把百姓不当人看,而是听其自然,无为而治 。刍,指牧草,和狗一样,自生、自长、自养、自繁,利人而不为已 。领导者绝不可以瞎指挥、乱规范而挫伤人和万物的本性 。
孔子遵循老子思想,但在东周以后,天下无道,陷入“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已无力回天,正反映了老子的系列论断:“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法令滋章,盗贼多有”的社会变化规律及其辩证关系 。所以孔子梦寐以求的是一个泛爱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有秩序的和谐社会 。
小时候我曾困惑于“家”为什么屋顶下面养头猪?秦二世为什么叫“胡亥”?亥就是猪啊,还有商朝的君王为什么叫“王亥”…成年后我又困惑于为什么我害怕当官的?为什么富人看穷人是用眼角缝?
后来看书,学界一种说法让我豁然开朗 。原来在我们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几万年来生活着两拨人,一拨是在南方从事种田的农耕民族(所谓百越),一拨是北方游牧为主的阿尔泰游牧民族 。华夏文明就这样产生了:强悍的北人抓来勤劳的南人种地为奴,杀了祭祖,活埋殉葬,奴隶主和奴隶的等级社会就这样形成了 。处在顶尖的奴隶主也就是“龙”,是由猪演化过来的,阿尔泰人野猪崇拜是远古时代就有的 。你一个耕奴如果自称是头猪,就和说是条龙一样,是杀头之罪!为了稳固这种等级社会---“礼”制度也应运而生了 。
有人说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 。那么“仁”是什么?其实孔子早给出过定义,曰:“克己复礼为仁”,因此孔子学说核心其实是“礼” 。“仁”与仁政无关,“唯上智下愚不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见孔子从没有关怀过奴隶 。我害怕领导,胆小如鼠,下岗后卖衣服像驴一样日夜忙碌,单位财产被几个人私吞我们装聋作哑…从这些表现看,我的祖上几千年来就一定祖祖辈辈是奴隶 。
孔子,孔圣人,2500年前吸收归纳总结前人的思想成就,提出来人的行为规范 。也就是每个人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因此,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又被称为“为己之学” 。
通俗的说,孔子告诉我们,每个人怎样活一生,才是正确的 。最高境界,成为圣人,最下线,像个动物一样 。因此,儒家学说是底线思维 。你的做人的底线是什么 。
为了远离动物性“食与色”也就,常说的贪财好色的动物本性,就要不断反思自己,修身啊 。
理论不重要,“每日三省吾身” 。每个人,使自己成为更好的,远离动物本性的自己,才是孔圣人要告诉我们的 。
做个有德的人 。从一个人的一生来看,是每个人一生的最佳策略,至于其他的东西都是末节 。
道理很简单,也不难理解 。最难的说什么,是实践,付诸行动 。每天反思自己,标准也在你自己的心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只要你真的开始反思了,一年以后,五年以后,十年以后,你的人生会大不相同 。
这几乎也是最难的,你看,社会上“漂着的”文化大师们,啥知识都不缺,出口成章 。一本一本的出书,到处开讲座,赚大钱,红极一时,名利双收 。唯独忘了最重要的修身 。结局尴尬就不意外了 。
修身是第一位,是核心的,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
路漫漫,其修远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