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错误的喝牛奶方式


盘点错误的喝牛奶方式

文章插图
盘点错误的喝牛奶方式
一、瓶装牛奶放在阳光下晒,可增加维生素D
有人从广告中得知: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而多晒太阳是摄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于是便照方抓药地把瓶装牛奶放到太阳下去晒 。其实这样做得不偿失 。牛奶可能会得到一些维生素D,但却失去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 。因为这三大营养素在阳光下会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阳光下乳糖会酵化,使牛奶变质 。
二、用酸奶喂养婴儿
酸奶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料,有的家长常用酸奶喂食婴儿 。然而,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虽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肠炎的婴幼儿及早产儿,如果喂食他们酸奶,可能会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肠炎 。
三、牛奶服药一举两得
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 。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 。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
四、以炼乳代替牛奶
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 。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乳代替牛奶 。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 。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 。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 。如果在炼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新鲜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会偏高 。
怎样喝牛奶效果好
一、牛奶煮开稍凉后加糖 。
奶中赖氨酸和果糖在高温下形成果糖赖氨酸,对人体有害 。糖属酸性,奶中钙属碱性,两者结合使钙大量丢失 。最好不加糖 。
二、牛奶不宜生喝,加热见沸后即取 。
牛奶在摄氏100度时乳糖开始焦化,分解成乳酸和甲酸,降低营养价值 。牛奶久煮颜色变褐,脂香降低、蛋白质变性出现沉淀,维生素也损失,奶中含有防婴儿腹泻作用的轮状病毒抗体,也遭破坏 。
三、不宜和含鞣酸草酸的食物同食 。
如浓茶、袖子 。柠檬,杨梅、石榴、觅草、茭白、菠菜等 。因含有大量草酸和鞣酸凝结成块,不易消化吸收,破坏营养 。
四、不宜空腹喝牛奶 。
空腹身体处于饥饿状态,需求能量阶段 。此时喝牛奶将蛋白质当碳水化合物变成热能而消耗 。在胃中停留时间短,很快排泄至肠道,不利于消化吸收 。
五、牛奶不宜放入冰箱冷冻室 。
【盘点错误的喝牛奶方式】 防止脂肪蛋白分离出干酪素,像水样,味道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