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环境治理有哪些贡献

中国全球环境治理有哪些贡献

中国全球环境治理有哪些贡献

文章插图
1、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2、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水能、核能、石油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 。
3、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巨大成绩,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 。
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哪些贡献和贡献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 。
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 。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草案) 。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 。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 。
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 。中国为保护环境做了哪些贡献论文中国为保护环境做的贡献:
1、种树 。
有研究表明,过去是七年间,中国在荒漠上新增的植被占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25%(NDVI空间分布数据) 。在中国,不是仅有仅为环保志愿者在种树 。目前中国的植树已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联动,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环保志愿者 。
2、大力治理空气污染问题 。
全国各地的火电厂升级了自己的发电技术,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应运而生,在用燃煤发电的同时确保资源应用禁用,不造成浪费、减少污染 。目前,全世界超78%的超超临界发电厂都在中国 。除了突破原有资源利用的技术,我国还在不断发展新能源应用 。风能、光伏、核电 。
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 。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呈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论文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对全球环境治理做出的贡献有实行垃圾分类 。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 。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多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等来进行分类的 。
意义:
垃圾分类是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运转的基础,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
应在生活垃圾科学合理分类的基础上,对应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建设,根据分类品种建立与垃圾分类相配套的收运体系、建立与再生资源利用相协调的回收体系,完善与垃圾分类相衔接的终端处理设施,以确保分类收运、回收、利用和处理设施相互衔接 。
只有做好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及处理等配套系统才能更高效地运转 。垃圾分类处理关系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中国全球环境治理有哪些贡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