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结构的主要类型有哪三种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
闽南戏剧文化圈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 。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生生不息 。其中的戏剧文化,我们依据方言,将运用闽南方言演唱的戏曲、歌剧和用闽南方言对话的话剧,都划进闽南戏剧文化圈 。闽南戏剧包含的剧种主要有梨园戏、高甲戏、芗剧、潮剧、四平戏、闽南方言话剧与歌剧,以及偶戏(包括布袋戏、提线木偶戏、影戏)等 。
闽南戏剧之梨园戏
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一戏剧剧目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梨园戏不但以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更以保存着大量的南戏剧目而赢得“活化石”之美誉 。有古人称之为“戏文之首”的《王魁》、《赵贞女》、《刘文》等 。明代时《荔枝记》(《荔镜记》)的诞生,标志着梨园戏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
二戏曲音乐
梨园戏音乐属泉腔,由南音、笼吹、十番和部分潮调等融合而成 。其唱词多为长短句形式,曲韵属古中州韵,用泉州话演唱 。语言声调分七声,即除去声外,平、上、入三声分阴、阳 。男女同腔同调,本嗓发声 。
三表演艺术
【戏剧结构的主要类型有哪三种】宋末元初,梨园戏已形成7个角色行当的表演体制 。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贴、外、末7个 。梨园戏的表演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表演程式,称为“科步”,约有一二百个动作,其基本表演程式叫“十八步科母” 。代代相传,年代久远说法不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