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刘备死前其实最想说什么话呢

【三国时,刘备死前其实最想说什么话呢】刘备临终前最想说的话太多了,可惜老天爷不给他这个机会 。由于刘备和诸葛亮本来就是在战略思想和用人上分歧太大,刘备早有自知自明 。临终前的试探,两个人各自心知肚明且心照不宣 。什么“若刘禅不才,丞相可取而代之”都是违心的话 。其一是试探诸葛亮,如果诸葛亮真有异心,可能外面刀斧手会蜂拥而至 。所以,君臣都到这份上了,说明各自已经互不信任了 。刘备当场逼诸葛亮发誓誓死效忠刘氏江山社稷,誓死辅佐刘禅 。刘备还让刘禅拜诸葛亮为义父,这是给诸葛亮吃定心丸,一心辅佐刘禅、忠心不异 。其二,刘备确实想把蜀国交给诸葛亮,只要诸葛亮以后保刘禅一命 。意思是江山社稷都给你了,是我自愿的,不是你篡权夺的江山社稷,属于你正当得取,是合法的得位 。所以,这样诸葛亮没有必要害刘禅一家老小的命了 。
这是“梁上君子”的做法,什么是‘’梁上君子‘’呢?就是古代一个江洋大盗,潜伏到一富家子弟的房梁上,这个富家子弟已经看到了这个大盗,为了不让大盗狗急跳墙杀死自己一家人 。于是,这个富家子弟就对房梁上的大盗说:“其实我已经看到你多时了,由于外面人太多,怕把你抓起来的,所以就没有喊人,现在就我和你了,你现在下来,想拿东西随便拿”这个大盗非常感动,什么也没有拿,还跪谢恩人的大度,转身离去了 。
刘备这个时候就是用的典故“梁上君子”之策略,把诸葛亮给彻底降服了 。
但是,刘备仍然不放心诸葛亮,还把李严也命托孤大臣,意思是想抗衡诸葛亮的权力 。当然,退一万步讲,刘备刘禅父子早就商量妥当了,如果那一天天下有变,保命才是上上策 。刘备刘禅父子的名字里有玄机,一个‘’备‘’字,一个‘’禅‘’字,就是准备禅让江山社稷,来保全刘家后人的命根子 。后来,刘禅的“乐不思蜀”投降司马召就是依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