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冬眠的动物有哪些,冬天不冬眠的动物有哪些

15种冬眠的动物有哪些

5种冬眠的动物有哪些,冬天不冬眠的动物有哪些

文章插图
15种冬眠的动物有青蛙、蛇、黄蜂、刺猬、蟾蜍、蜥蜴、鳄鱼、冬眠鸟、乌龟、松鼠、蜗牛、亚洲黑熊、蝙蝠、北极熊、蚯蚓 。
1、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
2、蛇: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下的一类动物 。体细长,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四肢或在低等蛇类横裂的泄殖孔两侧有爪状的后肢遗迹 。
【5种冬眠的动物有哪些,冬天不冬眠的动物有哪些】3、黄蜂:学名“胡蜂”、又名“蚂蜂”或“马蜂” 。体大身长毒性也大,膜翅目细腰亚目内除蜜蜂类及蚂蚁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 。
4、刺猬:是属于猬亚科的一类猬形目哺乳动物的统称,共有5个属;其中猬属的刺猬分布最普遍,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北部,在中国的北方和长江流域也分布很广 。
5、蟾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猴子、癞刺、癞疙宝 。
6、蜥蜴:俗称“四脚蛇”又称“蛇舅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属于冷血爬虫类,其种类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约有3000种左右,我国已知的有150余种 。
7、鳄鱼:为肉食性卵生脊椎类爬行动物,是两亿多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最古老爬行动物,也是迄今生存着的最原始动物之一 。
8、鸟类:是恒温动物,一般冬天不会进入休眠状态 。可是1916年12月,人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深山峡谷里,居然发现了正在冬眠的鸟 。
9、乌龟:是龟科、拟水龟属爬行动物 。
10、松鼠:隶属啮齿目松鼠科,泛指一大类尾巴上披有蓬松长毛的啮齿类动物,现存约有58属285种,分布遍及南极以外的各大洲(在大洋洲为引入种) 。
11、蜗牛: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 。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 。
12、亚洲黑熊:共有7个亚种 。雌性体长110-150厘米,雄性体长120-189厘米;尾长小于12厘米;肩高70-100厘米 。
13、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是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哺乳动物 。
14、北极熊:是熊科熊属的一种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 。
15、蚯蚓:又名地龙,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 。
冬天不冬眠的动物有哪些15种冬天冬眠的动物分别是:松鼠、蛇、青蛙、蟾蜍、亚洲黑熊、蜥蜴、蚯蚓、北极熊、蜗牛、鳄鱼、刺猬、乌龟、蝙蝠、黄蜂、睡鼠 。
在寒冷的冬天到来之后,很多动物都会进入冬眠状态,不吃也不喝,静静地安睡着,等待温暖春天的到来 。睡鼠是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一年中的春季、深秋以及冬季大约9个月时间里,睡鼠都处于冬眠的状态 。
蚯蚓在温度低于20度左右时,就会停止生长,开始冬眠,因为低于零度蚯蚓就会死亡 。蚯蚓在冬天会钻到地层深处,那有适合它们的温度 。蚯蚓在0-5℃处于冬眠,最佳的生存温度18-27℃之间 。
北极熊在冬天外出活动大大减少,可以长时间不吃东西,此时它们寻找避风的地方卧地而睡,呼吸频率降低进入局部冬眠 。不同蛇等动物的冬眠,北极熊的局部冬眠是似睡非睡,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可立即惊醒,应付变故 。需要冬眠的动物都有哪些?冬眠是一些动物在冬季时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让自己的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 。那么需要冬眠的动物有哪些呢?向我们熟知的松鼠、蛇、青蛙、熊,实际上一共有15中冬眠的动物 。冬天什么动物要冬眠?动物是怎么冬眠的?冬眠动物的冬眠时间是什么?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 。
15种冬天冬眠的动物:松鼠、蛇、青蛙、蟾蜍、亚洲黑熊、蜥蜴、蚯蚓、北极熊、蜗牛、鳄鱼、刺猬、乌龟、蝙蝠、黄蜂、睡鼠
一、松鼠 说到需要冬眠的动物有哪些,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松鼠 。我们从小就在课本上看过,松鼠到了冬天就会备好食物,用干草把洞封起来,抱着毛茸茸的长尾取暖,开始冬眠,等到天气暖和后再出来 。
其实并不是所有松鼠都会冬眠,有些种类的松鼠在冬天依然照常活动,例如虾夷松鼠、北美红松鼠,如果是宠物松鼠,也会因为室内温暖而不会冬眠 。
而金花鼠虾夷松鼠、草原犬鼠就会在冬天冬眠,它们在冬眠时像死了一样,身体僵硬冰凉,呼吸和心跳微弱几乎感觉不到,并且有的松鼠长时间冬眠还会真的死去 。
二、蛇 蛇也是需要冬眠的动物,而且所有种类的蛇都会冬眠,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蛇就会进入冬眠状态 。以这个温度来看,蛇一般在秋天就开始了冬眠 。
到了冬眠的时候,蛇会盘踞在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 。但蛇在冬眠也不是完全沉睡,风和日丽的天气,偶尔也会出来晒太阳,有时也会进食 。等到春天真正到了的时候,蛇就醒来了,开始外出觅食,并且脱掉蜕皮,新年换新衣 。
三、青蛙 青蛙是两栖动物,也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变冷,它们的体温也会逐渐下降 。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青蛙就钻进泥土里,不吃不动,处于睡眠状态,以此来躲避严寒
青蛙冬眠的时间和蛇差不多,在秋末天气变冷时,青蛙带蛰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开始冬眠,翌年春季天气变暖时再回到水中繁殖 。
四、蟾蜍 蟾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癞蛤蟆,相比青蛙体型更大,而且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 。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并且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 。等到第二天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会结束冬眠,是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 。
五、亚洲黑熊 亚洲黑熊共有7个亚种,其中生活与北方的黑熊有冬眠的习性,在冬天来临前它们会在大树的树洞、岩洞和地洞、圆木或石下、河堤边、暗沟和浅洼地建立巢穴 。并且在秋天大量进食,以准备冬眠会吃大量食物将脂肪储存起来,整个冬季蛰伏洞中,不吃不动,处于半睡眠状态,体温、心率都会降低,到第二年的3-4月份才会开始活动 。
六、蜥蜴 生活于寒冷地区的蜥蜴会冬眠,大部分的蜥蜴生活在热带和次热带,如果环境温度低于20度,基本上就死亡了,不存在冬眠 。少部分温带原生的蜥蜴可以冬眠,可以多铺点沙石和干草枯叶,放在室内温度较稳定(不能放在经常开空调或暖气的温度剧烈变化的地方),环境较安静的地方即可 。
七、蚯蚓 蚯蚓在温度低于20度左右时,就会停止生长,开始冬眠,因为低于零度蚯蚓就会死亡 。蚯蚓在冬天会钻到地层深处,那有适合它们的温度 。蚯蚓在0-5℃处于冬眠,最佳的生存温度18-27℃之间 。来年春天暖和了,它们又会活动起来 。
八、北极熊 北极熊在冬天外出活动大大减少,可以长时间不吃东西,此时它们寻找避风的地方卧地而睡,呼吸频率降低进入局部冬眠 。不同蛇等动物的冬眠,北极熊的局部冬眠是似睡非睡,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可立即惊醒,应付变故 。并且北极熊只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吃不喝,而不是整个冬季 。
九、蜗牛 蜗牛一般生活在比较潮湿,有植物丛中躲避太阳直晒,并且没有人会干扰的地方 。在寒冷地区生活的蜗牛会冬眠,在热带生活的种类旱季也会休眠,休眠时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层钙质薄膜封闭壳口,全身藏在壳中,当气温和湿度合适时就会出来活动 。
十、鳄鱼 绝大多数鳄都是不冬眠的,实际上冬眠的只有扬子鳄跟密西西比鳄 。因为绝大多数鳄鱼生活在热带,那里没有冬季,因此也谈不上什么冬眠 。但是也有少数生活在亚热带的鳄鱼,比如中国长江流域的扬子鳄,长江流域最冷月平均温度4度左右 。扬子鳄从10月到次年4月是冬眠期 。
十一、刺猬 刺猬是异温动物,因为它们不能稳定地调节自己的体温,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刺猬在冬天时有冬眠现象 。刺猬在秋末开始冬眠,直到第二年春季,气温会暖到一定程度才醒来 。而且刺猬喜欢打呼噜,和人相似 。
十二、乌龟 乌龟是变温动物,生活受环境气温的影响较大 。11月至翌年3月,当气温降到10摄氏度以下时,乌龟就会停止进食,静卧于池底的淤泥中或卧于覆盖有稻草的松土中,进行冬眠进入冬眠期 。
十三、蝙蝠 蝙蝠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里,冬眠时新陈代谢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仅有几次,血流减慢,体温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时还会排泄和进食,惊醒后能立即恢复正常 。它们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迟受精”的现象,即冬眠前交配时并不发生受精,精子在雌兽生殖道里过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后,经交配的雌兽才开始排卵和受精,然后怀孕、产仔 。
十四、黄蜂 黄蜂,又称为胡蜂或蚂蜂 。胡蜂为半冬眠昆虫,气温降至5℃开始抱团冬眠,气温越低,抱团越紧;气温稍高,则抱团松散;温度高于7℃时,便开始散团 。而黄蜂越冬后成活率的高低主要与抱团好坏有关 。
十五、睡鼠 睡鼠是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一年中的春季、深秋以及冬季大约9个月时间里,睡鼠都处于冬眠的状态 。冬眠中不吃不动,呼吸几乎停止,身体变得僵硬,外界的任何声音都不能吵醒它们 。它们一般的寿命通常在5年左右,其中3/4的时间都在睡觉 。即使不是在冬眠的夏天里,它们也是终日呼呼大睡,直到夜间,才出来到处活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