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除夕的文化内涵是什么】春节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 如春节 , 贴春联、守岁、互相拜年等 , 由来已久 。西晋周处《风土记》:“至除夕 , 达抄旦不眠 , 谓之守岁 。”但是 ,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 , 不同的地方 , 春节习俗也是有区别的 , 如北方春节吃饺子袭 , 据说与张仲景有关;南方春节吃醪糟 , 醪糟的历史更悠久 。过去人们除夕守岁分岁酒 , 分的就是当年所酿之新酒 , 一般是米酒 , 也叫醪糟或酒酿 , 而不是现在的老白干之类 。
春节是农耕文明的产物 , 具有浓郁的农耕文明历史文化内涵 。农耕文明时代 , 春种、夏锄、秋收、冬藏 , 年复一年 , 岁岁如是 。人们生活节奏慢 , 辛苦劳作之余 , 偶尔会在小的节日里聚会宴饮一下;更会在丰收之际 , 尤其是除夕、元旦(指农历大年初一)时祭祀天地祖先 ,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把酒话桑麻 , 总结过去 , 同时积极谋划来年 , 憧憬未来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新年纳吉庆 。那时的节日 , 节味问浓 , 人情味更浓 。现在城里过节 , 节味不如农村 , 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城市化以后 , 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快 , 人人之间缺乏答过去那种淳朴的人情味 , 加之城市景观与农耕文明时代的田园风光、“四合五天井”民居等建筑也相去甚远 。

    推荐阅读